新飲食方式的好處
南烏拉爾國立大學食品和生物工程教研室副教授莉娜·奇魯利尼琴科表示,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人體需要大量並非自身合成,而只能通過動物源性食品和植物源性食品攝入的重要營養元素。
奇魯利尼琴科告訴衛星通訊社記者:“缺乏這些營養元素可能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包括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紊亂。一個人如果正在長身體,那麼就要特別注意飲食。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可以談一談素質主義,特別是純素食主義的危害。此外,從傳統食品猛然過渡到替代食品可能會增加壓力,從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齊魯利尼琴科指出,很多情況下,可以根據個人健康指數,建議短期內食用素食,以恢復健康。
她強調:“同時要記住,飲食有文化和宗教的一面,素食主義被視為一種生活方式。”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專家認為,不吃動物性食品會明顯改變一個人飲食的化學構成。相關研究結果發佈在國際科研期刊《醫學中的微量元素》上。
詳見: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醫學院元素醫學教研室助教阿列克謝·加利琴科表示,眾所周知,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較少患各種大腸疾病,包括腸癌。這有多種原因。
他說:“首先,素食主義者攝入的膳食纖維要多得多,它會加速食物通過腸道,以免腸道堵塞。而且,膳食纖維不被人體吸收,會成為腸道菌群的‘食物’。第二,鎂離子會加速腸道蠕動,而鎂離子主要也是通過植物性食品獲得。需要指出的是,缺鎂、缺鈣在北歐和北非極為普遍。”
很多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都說,不吃動物性食品使他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平靜。專家認為,這是因為人體攝入了更多的鎂,這種元素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了抑製作用。
貧血
專家認為,素食主義的危害包括貧血風險增加。
專家表示,奉行素食主義和純素食主義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從而引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植物性食品中幾乎完全不含維生素B12,因為植物中不會積累這種元素。
如果素食主義者還能從雞蛋和奶製品中獲取一些維生素B12,那麼純素食主義者就不行了。目前專家在做大量嘗試,力求找到純素食主義者可以食用的含有維生素B12的食物,但尚未成功。
阿列克謝·加利琴科說:“但即便在奉行混合飲食的人群中,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也並不少見。與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是因為葉酸的攝入量不足,缺乏葉酸會影響細胞分裂。”
鈣吸收
奉行純素食主義的另一個問題是會導致骨密度下降。純素食主義者的鈣攝入量通常較少,而鈣是無機骨基質的主要成分。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植物鈣都不易吸收。因此,素食主義者即便會攝入大量的鈣,甚至比非素食主義者還要多,但骨密度下降對他們來說同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專家稱,腸道內的鈣元素如果要得到很好的吸收,沒有維生素D是不行的。而這種維生素主要來源於魚肉,其他動物性食品(如肝臟和雞蛋)中含量較少,植物性食品中則含量極低。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非熱帶國家,缺乏維生素D非常普遍,它是北部地區飲食中最常缺的一種元素。在紫外線照射下,人體可自行產生維生素D,但在俄羅斯中部地區,這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對人體至關重要的微量元素和超微量元素在飲食中的分配不均會導致挑食的人缺乏某種元素的風險增加。
純素食主義者可以攝入大量的鐵,但植物鐵的生物利用度很低,所以不好吸收。植物性食品還含有抑制鐵吸收的植酸,使純素食主義者比雜食者更易患缺鐵性貧血。
膽固醇和微量元素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專家表示,奉行素食主義,特別是純素食主義的直接結果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量降低。膽固醇幾乎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因此純素食主義者完全攝入不到這種物質。
毫無疑問,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化合物。它可以調節細胞膜的生物特性,還是許多激素的前身。但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即便所吃食物中完全不含膽固醇,其肝臟也可以很好的勝任合成膽固醇的任務。
如果膽固醇過剩,過剩部分很長時間無法在組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會長期在血管中循環,導致血流中運輸膽固醇的蛋白質發生氧化的概率增加,引發動脈粥樣硬化。之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會影響血液的流變性,誘發多種心血管疾病。
相比非素食主義者,純素食主義者攝入的卡路里通常較低,因此降低了肥胖和2型糖尿病風險。在預防糖尿病方面,一些微量元素發揮著重要作用。植物性食品更加富含有調節血糖作用的錳、銅和鉻,但另一方面,促進胰島素進入血液所必不可少的元素——鋅,很難從植物性食品中吸收到。
另一項研究表明,目前,各類人群都容易缺碘,但素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風險更高。此外,距海遠近及土壤性質也影響人體的碘含量。為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國家都在採取措施,預防缺碘。
阿列克謝·加利琴科認為,無論是奉行素食主義、純素食主義,還是非素食主義,草率選擇飲食可能會引發非常可悲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