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俄漁產品生產者與出口商聯合會會長格爾曼∙茲韋列夫指出,俄聯邦統計署的數據顯示全國2015-2017年期間對魚類和魚類產品的年人均需求約為21.5公斤;2018年增至21.7公斤;而2019年達到21.9公斤。
茲韋列夫稱,“按照我們的評估,今年的這項指標將降低至21公斤,這主要是受COVID-19疫情的影響。這場疫情表明,魚類和海產品最容易受到消費者削減支出的影響,首當其衝。”
俄羅斯咨詢機構“農業和食品行業通訊”(Agro and Food Communications)的管理夥伴伊里亞∙別列茲紐克指出,魚類產品的實際需求可能會降得更低。
茲韋列夫解釋說,“漁業聯盟不久前援引的數據表明,俄羅斯對魚類產品的需求5年來降低了30%,每年人均低至13公斤,我認可這一結論。如果把所謂‘二去’的魚(去頭去內臟),而不是整魚作為統計的基礎,也就是不計入我們扔掉的那部分,那麼魚產品的年人均需求不會超過14-15公斤。”
茲韋列夫還指出,今年的趨勢是需求重點轉換:全球買魚的顧客都開始轉向更便宜的產品。俄羅斯明太魚捕撈協會則通報稱,2020上半年俄羅斯漁業企業向國內市場供應了12萬噸明太魚產品,達到5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長32%。
該協會主席阿列克謝∙布格拉克指出,俄羅斯人對明太魚產品需求擴大促成了這種增長,“按照我們協會的預測,新冠病毒疫情降低了居民收入,因此未來數年期間國內市場的供應和需求都將進一步加強。”
布格拉克透露,當前俄羅斯的漁業企業已經徹底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進口份額不超過2-3%,而明太魚的出廠價格自年初以來已經降低了30%。
俄咨詢機構“農業和食品行業通訊”的管理夥伴別列茲紐克證實,明太魚捕撈協會的結論符合邏輯,“收入下降迫使俄羅斯人開始選購更加便宜的魚種,而明太魚就是最便宜的魚,因此才會出現這種趨勢。另一種趨勢是罐頭魚、保存期更長的產品開始受歡迎,而上品魚由於價格昂貴而受到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