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意識到生物安全的必要性

© REUTERS / DAVID RYDER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ружие. Коронавирус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ружие. Коронавирус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有可能在軍隊中建立生物安全部隊。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新冠病毒疫情表明瞭生物保護的重要性。專家們承認,中國對應對流行病之類的嚴峻挑戰準備不足。而根據不同的估計,這類疫情有可能同真正的區域戰爭一樣造成重大經濟和社會損失。

《環球時報》援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所專家王鵬的話報道稱,生物威脅可能由於突變而出現,也可能是人為的,被敵人用作殺傷手段。與傳統武器不同,生物威脅的特點是,它們的傳播不僅限於軍事戰場,軍人和平民都會受到威脅。而生物威脅造成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損失不亞於一場真正的區域戰爭的後果,王鵬專家認為。 在他看來,新冠疫情表明,中國需要制定一個保護國家生物安全的戰略計劃,例如,建立生物安全部隊,將直接隸屬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國軍方在抗擊當前疫情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有1萬多軍醫被送到新冠病毒開始傳播的武漢。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醫院已經人滿為患時,人民解放軍幫助建立了臨時醫院。用軍用運輸機運送病人和醫務人員。

 同時,世衛組織不建議取消出行計劃。世衛組織國際衛生條例司司長卡門·多利亞(Carmen Dolea)說:“旅行者不應取消出行計劃,但在計劃旅行時,應考慮到航空公司的限制性措施。”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米蘭人應對新冠病毒:“誰怕誰先死”
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在剛剛過去的一天,中國衛健委只報告了125個新感染病例——與幾周前每天數以千計的新感染病例相比,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另外,一半以上的新冠病毒病例都得到治癒。未來疫情的傳播,很可能將不僅通過嚴格的檢疫措施,而且還會借助中國已經開發的新疫苗的幫助來遏制。
然而,正如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李俊雄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儘管中國目前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取得了成功,但同時疫情也暴露出中國在早期預警和打擊生物威脅方面的一些缺陷。

李俊雄說:“從這次疫情中我們能夠獲得很多經驗,比如在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及時封鎖武漢和湖北,這對疫情向外輸送起到了關鍵的遏製作用。那麼至於說整個過程能否提早,是否可以出現預警,我想這也都是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其中也包括對生物安全重視度較低。另外,疫情防控、特別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領域,如果能夠早日納入法律法規,讓‘重視、法制、措施’並行,也能盡最大可能地避免再次突發大規模疫情。”

Экран с индексом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в Нью-Йорк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新冠病毒讓華爾街遭受重挫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沒有直接談到打算建立生物安全特種部隊。但他承認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在這一領域建立國家管制制度的必要性。他表示,中國將很快制定一項關於生物安全的專門法律,並創建確保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李俊雄專家認為,生物安全只有通過綜合措施才能保證;為此需要法律工具、軍事戰略以及,最重要的,民用衛生服務系統的正常運作。

李俊雄專家說:“就生物安全而言,雖然國防領域也需要,但是我個人認為,更重要地還是需要應用於民生領域。比如,我有關注俄羅斯此次應對疫情的動態,俄聯邦衛生部1月31日便在網站公佈了應對新冠疫情的防控防治措施,不僅出台速度快,條例也很清晰。那麼我想這肯定不是所謂的生物國防軍來落實的,主要還是由國家公共衛生體系負責。而且截止目前,俄羅斯的確診病例都很少,可以看出措施的效果非常好。”

俄羅斯沒有生物安全特種部隊。這些職能由輻射、化學和生物保護部隊承擔。在這次新冠疫情爆發時,俄羅斯軍方幫助俄羅斯公民撤離中國。然而俄羅斯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以及衛生部承擔了防疫工作的重擔。後者及時公佈了預防、診斷和治療新冠病毒指南。今年1月俄羅斯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研究中心開發了一個用於診斷新冠病毒的測試系統。地方政府的行動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莫斯科首席國家衛生醫生的指令,來自任何已發現大量新冠病毒病例的國家的遊客必須在其居住地嚴格遵守隔離制度14天。執法機構監督檢疫措施的遵守情況。遍布全市的眾多配備有面部識別系統的攝像頭大顯身手。俄羅斯新冠疫情暫時得到控制,恰恰應歸功於這些綜合措施。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