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京東集團副總裁沈建光博士任院長和首席經濟學家的京東數科研究院今年12月發佈了《宏觀經濟專題研究》報告系列六。
報告中《中美貿易“休戰”背後》一文說,10月10日至1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根據會後中美雙方傳達的信息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態勢得到緩和,美方推遲10月15日上調的2500億美元商品關稅,避免了更差局面的出現。除此以外,中美談判由力求一攬子協議轉向分步驟、分階段性地進行談判,凸顯了雙方促進談判與有意達成協議的誠意。
文章認為,中美經貿關係始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穩定的中美經貿關係,對於中美乃至全球經濟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中美此次會談中能夠互相釋放善意,全面討論經貿問題,在眾多分歧中促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初步達成,實屬不易,避免了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的更差局面出現。
但文章同時指出,中美貿易問題只是中美兩國博弈的一隅。經貿衝突相對容易解決,要麼雙贏要麼雙輸,短期達成協議的可行性相對較大;但技術之爭則是更為中期的問題,是伴隨著中國高端製造業崛起與技術追趕而導致的,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的好轉,衝突頻率反而會比以往明顯增加;而金融領域的摩擦則更是雙方都不希望看到的。
文章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短期內中美經貿摩擦有望得到緩解,但考慮到美方對華加徵關稅尚未取消,中美之間在技術、意識形態、外交等方面的分歧仍然存在、局勢依然複雜,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將呈現長期化、複雜化的常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