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最大的風險是肯定認為美國一定會贏得第二次世界冷戰的勝利。尼爾·弗格森說,這是對第一次冷戰和當前局勢的誤解。他進一步解釋了自己的立場。這位學者指出,今天的中國比當年的蘇聯帶來更為嚴峻的經濟挑戰。有關國內生產總值的歷史數據顯示,在冷戰期間,蘇聯經濟從未超過美國經濟的44%。然而弗格森提醒我們注意,早在2014年中國至少在一項指標上超過了美國,那就是基於購買力平價的GDP。弗格森還寫了蘇聯和當今中國經濟的不同特點,進而表明把二者相提並論是不正確的。 “蘇聯從來無法依靠充滿活力的私營部門的資源,但中國可以,”尼爾·弗格森強調,在某些市場,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中國已經領先於美國”。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梅爾文·萊夫勒教授在《大西洋》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對與中美關係“新冷戰”一詞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他認為,當今的中國人並不想破壞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在文章作者看來,中國承認資本主義市場的基本方面,中國希望阻止氣候變化,與恐怖分子和流行病作鬥爭。應該把中國同時視為一個重要的對手和一個至關重要的夥伴。儘管最近出現緊張,但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蘇聯相比,競爭的危險性要小得多,而潛在的夥伴關係對於兩國的福利和全球福祉更為重要,萊夫勒在文章最後總結了自己的立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注意到了世界股市對美國總統最近關於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前景的言論的反應。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可能要等到2020年大選之後簽訂,投資者的擔憂明顯加劇,其中亞洲市場週三遭受嚴重損失。據CNN報道,週三日本日經225指數(N225)下跌1.2%,香港恆生指數(HSI)下跌約1%。CNN援引AxiTrader亞洲市場專家史蒂芬·英尼斯(Steven Innes)的話稱,考慮到近期投資者對中美貿易談判表現的樂觀情緒,這個最新消息給市場卻注入了一劑“極度苦藥”。斯蒂芬·英尼斯認為,特朗普政府是在對中國“施加最大壓力”,並暗示在2020年大選後,該交易可能比現在談判桌上的協議更糟。
美國《新聞週刊》的文章稱,俄羅斯和中國在第一座跨境公路橋完工後幾天就啓動了一條新的國際天然氣管道。俄中兩個大國的這兩個最新項目旨在加快合作步伐。預計連接兩國的新天然氣管道將帶給俄羅斯急需的中國資本,從而增加向歐洲銷售天然氣的巨額收入。文章說,這種發展勢頭長期以來一直讓莫斯科比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具有戰略優勢。文章還對俄羅斯與中國的走近做了整體評價。《新聞週刊》的文章指出,莫斯科越來越多地與北京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並且還與中國合作開發導彈攻擊預警系統。
《財富》雜誌最近刊文稱,中國中學生在閱讀、數學和自然科學方面遠遠領先於所有其他國家的同齡人。該雜誌同時提請注意以下事實:孩子們的學業成績與其家庭收入沒有直接聯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全球15歲的中學生進行的為期三年的研究表明,中國的四個省級行政區——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在自然科學和數學領域成績最佳 ,即使家庭收入遠低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收入。至於閱讀,在參加測試的最貧窮的中國學生中,有10%的人的閱讀能力比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高。《財富雜誌》援引經合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的話最後寫道,“今天它們學校的質量將促進明天它們經濟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