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化療後癌細胞會同類相食

© Fotolia / Spectral-Design3D-изображение раковой клетки
3D-изображение раковой клетки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研究了化療後的腫瘤復發機制。

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

在治療和隨後的緩解之後癌性腫瘤的復發歸因於所謂的LCC細胞(潛伏性癌細胞)的存在,它們有時被稱為休眠腫瘤細胞。由於它們的新陳代謝緩慢且缺少細胞分裂,因此它們對化學療法不敏感,能夠逃避免疫反應。治療後一段時間,LCC細胞能夠轉入活躍狀態,導致復發。

科學家談了癌症來臨前的症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科學家談了癌症來臨前的症狀
研究人員想更多地瞭解這種休眠細胞如何在治療過程中生存。為此,他們用抗腫瘤藥物阿霉素對人的乳腺癌細胞進行處理,然後將處理過的細胞與相似的未處理癌細胞混合。

阿霉素會破壞細胞DNA並抑制核酸的合成。但是部分細胞不會在藥物的作用下死亡,而是進入"休眠模式",變成LCC細胞。科學家發現,帶有健康(非突變)TP53基因(對腫瘤抑制蛋白進行編碼)的細胞會以這種方式發揮作用。

在對乳腺癌細胞進行的一項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在阿霉素影響下形成的LCC細胞停止分裂,但並非完全沒有活性。在這些細胞中,溶酶體(扮演"細胞的胃"角色)增加,白細胞通常用來吸收病原體的基因被激活。

此外,在處理過和未處理過的LCC細胞的混合物中,未經阿霉素處理過的完整腫瘤細胞經常被吸收和消化,為休眠細胞隨後過渡到活躍狀態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能量儲備。科學家甚至拍下了吸收過程。

但與此同時,未觀察到逆過程:未處理的細胞從來不會吸收LCC細胞。研究人員認為,抑制癌細胞的"同類相食性"可以改善具有非突變T53基因癌細胞的患者的生存預後情況。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