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的羅先剛教授及同事構建出史上首個精確描繪電磁波撞擊刻有微觀圖案的金屬表面情形的數學模型。
研發基於能吸收最廣泛波段雷達輻射的"超表面"(Metasurface)薄膜開展。
如今,為了使飛機不易被雷達發現,常常賦予它們特殊的形狀,避免雷達波束直射後徑直反射,但這樣的設計會使飛機的空氣動力學性能變差。此外,還經常使用吸收無線電信號的塗料和油漆,不過這些塗層既重且貴,保持時間也不長,而且只對特定波段的雷達有效。
測試期間,新技術可將0.3至40千兆赫範圍內雷達反射波減弱至30分貝。
復旦大學一名隱身技術實驗參與者認為:"使用隱身技術的殲擊機或軍艦能騙過當今所有雷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