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中國火星車任務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 照片 : Public domain中國航天站
中國航天站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7月19日電 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對衛星通訊社稱,中國向火星發射火星車的首次任務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火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為2020年任務造火星車
此前7月中國宣佈已完成用於實施中國首次火星研究任務的火星車建造。即將進行的2020年任務將包括軌道設備、火星車和著陸器。

據該專家稱,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設備已在火星上工作數年,其數量還不足以獲得完整畫面。因此,中國的任務將有助於研究該星球。

該專家表示:“火星這是一個完整星球。為進行研究,已在火星上的8個著陸器是不夠的,應有更多不同著陸區和相應研究。此外,每個新裝備都是新儀器、新研究團隊、從新角度來研究火星。”

莫伊謝耶夫指出,火星研究這是現實科學任務,特別是如今,開始了太陽系行星的研究時代。

他表示:“在火星著陸是非常複雜的任務——有16國曾努力將自動裝置降落在火星上,僅有8國成功。火星著陸時要運用一系列各種複雜技術方法——火箭制動、火星稀薄大氣中的空氣動力制動、傘降、火箭再次制動以及著陸時複雜的阻尼系統。”

還有一個單獨問題——火星土壤樣本的採集。現場用著陸器的儀器加以研究是早已進行的過程。1975年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首次實施了這項工作。但將土壤送回地球以進行實驗室研究的難度要高出許多倍。

他補充稱:“將火星土壤樣本送回地球要困難得多,除了登陸火星外,還需要從火星發射、難度很大地飛回地球並在地球大氣層降落。除了美國的此類方案接近於實際完成階段,這一項目尚只是在理論上加以研究。”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