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國加劇英國“恐華症”

© AP Photo / Frank Augstein專家:美國加劇英國“恐華症”
專家:美國加劇英國“恐華症”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最新報告顯示,鑒於脫歐引起史無前例的政治危機,議員建議英國政府重新審議對關鍵貿易夥伴中國的“黃金時代”政策。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專家基拉·戈多瓦紐克認為,報告反映了英國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腳踩兩只船”的願望。

French President Macron holds state dinner for Chinese President Jinping at the Elysee Palac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數百億美元合同將讓中法關係更加牢固
難道不是中英關係“黃金時代”的沒落?香港《南華早報》發表報告主要內容時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報告指出,“中國價值觀往往與英國利益大不相同”。文章作者認為,英國在積極發展對華關係的同時,將經濟利益置於安全利益之上。報告呼籲不要效仿意大利簽署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諒解備忘錄。此外,對於中國在南海活動頻繁的問題,議員還呼籲政府進一步明確南海政策。

專家戈多瓦紐克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英國議會從2017年底開始籌備這份報告,文章涵蓋了英國社會對中國所謂的各種“恐懼”。

她說:“ 這是一份危言聳聽的報告,分析了英國所有的恐華症。顯然還考慮了英國最親密盟友美國的觀點,後者現在已經公開將中國列為戰略對手,作為威脅,並與之打貿易戰。我認為,從長遠來看,英國在地緣政治層面還是會受到美國的強大影響。為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站穩腳跟,倫敦還是會選擇反對中國。但從經濟角度來看,英國又非常希望吸引中國的投資。當然它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不可能腳踏兩只船。至於英國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還不得而知。”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戎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英國別無選擇,只能與擁有巨大財力和技術能力的中國密切發展經濟聯繫。尤其是在脫歐後,這一問題顯得更加迫切,而美國作為英國的經濟夥伴,既無法取代中國,也無法取代歐盟。因此,所謂的國會報告只不過是未必能影響到英國對華政策的政治噪音。

他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習主席2015年訪問英國時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共同擬定的,當時也獲得了英國政府的全力支持。在英國開啓脫歐進程之後,中英經濟關係較之以前更為緊迫。英國議會可能會有一些雜音,但這些雜音不重要。事實上,最近中英合作頻繁,包括積極開展少年兒童合作和科研合作,例如黑木耳防癌研究,成果顯著。另外,英國政府還準備給華為開綠燈。英國脫歐後很可能不會像之前那麼順利、容易地進入歐洲市場,歐洲企業對英國的投資興趣也會因此不如以前。美國和英國的安全理念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或者說有著一定的共同的利益,但美國在經濟上不會幫助英國,不是幫不了,而是根本不會幫。因為美國政府現行政策是美國優先,不會因為與英國有特殊關係就改變這個政策。所以在經濟問題上美國會不由自主地傷害到英國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對英國而言,全世界既有資金、又有技術能力、又有大規模海外投資能力的就只有中國。所以說,英國需要中國的投資,不會以英國某些政治人物的意志為轉移。英國知道,無論是亞投行還是“一帶一路”,對英國都是很優惠的,英國有很多利益可得。今年下半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相信英國企業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中國市場。第一屆的風頭被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搶去,這一次在脫歐懸而未決的情況下,英國應迎頭趕上,而不是說三道四。現在不止英國在變,美國的傳統盟友澳大利亞、新西蘭也在變,這是國際現象,一開始在政治上反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對中國發聲,但需要從中國獲取經濟利益的時候,大家就不約而同地與美國站在了對立面。”

單獨與華合作 意大利能否通過考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單獨與華合作 意大利能否通過考驗?
脫歐決定引發關於英國未來外交政策的激烈討論。事實上,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近一年半以來一直在制定脫歐後的議程,或者說至少在試圖分析其大致框架,以便為政府提出建議。政府與議會之間最尖銳的政治對抗最終還波及了對華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10月訪問英國時,中英雙邊關係宣佈進入“黃金時代”。中國領導人與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酒吧小酌、吃炸魚薯條也是兩國關係開啓新紀元的標誌。這間酒吧位於英國首相鄉間別墅契克斯莊園附近,是卡梅倫最喜歡的休閒場所,現在也是中國遊客常去的地方,他們也會像領導人一樣品嘗那裡的啤酒和英國傳統菜餚。這間酒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後被中國投資者買下。也許這份報告的作者從這一交易中也看到了中國對英國價值觀的衝擊。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