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均泳認為,中美關係是時候需要重新定位。他說,中美貿易摩擦一直存在,雙方始終聚焦在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的對抗上,即美國推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而中方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在WTO改革問題上,中方希望維持WTO框架,認為該框架可能需要改進,但美國則要求必須做出徹底改變,否則就退群。這點反映出美國政策的一個轉向,這種轉向不僅包括美國優先的理念,還包括對中國、中美關係的定位。
與此同時,專家指出,中美之間現有的各層級溝通對話機制,比如高層會晤、戰略對話等等,效率越來越低,基本已失效,而新的機制尚未建立,這點令人擔憂。此外,還有可能形成一種新的貿易對立。他舉例道,比如美墨加達成的三邊自由貿易新協定(USMCA),當中就有排他的條款,有權終止,逼著“站隊”,如此一來,可能會形成一種新的貿易上的對立。這不利於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發展的態勢。
專家表示,未來兩國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找到一個利益平衡點,但貿易摩擦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兩國只有找到大國關係重新再定位,在這種重新定位下達到一種再平衡,才可能在一系列調整下形成一種穩定的平衡態勢。否則,未來各種摩擦不會間斷,無論是在貿易領域還是其他領域摩擦都會此起彼伏。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在巴新莫爾茲比港舉行。會議主題是“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字化未來”。
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9月30日就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新的貿易協定被命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 協定文本不僅包括市場准入、原產地規則、農業、貿易救濟、投資、數字貿易、爭端解決、知識產權等30多個章節。協定中還規定,如果美墨加中的任何一個國家與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另外兩個國家可以在六個月內自由退出並達成雙邊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