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外長對中國為期三天(11月7-9日)的訪問,是為雙邊關係轉暖邁出的第一步。要知道,這是澳外長近三年來首次訪華。佩恩的多次表態也為此次訪華增添了積極氣氛。佩恩表示,澳大利亞認為一個繁榮的中國對世界是積極的,澳方不認為中國是軍事威脅。歡迎中方加大對澳投資。"一帶一路"合作可以為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作出貢獻。
澳大利亞外長同王毅會面後,週四對中國投資澳大利亞經濟表示歡迎。而就在前一天,週三,澳大利亞政府表示打算阻止中國財團收購掌控澳大利亞近44000公里輸氣管道的澳洲公司。交易額為90億美元。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就此表示,這是他的初步想法--收購不符合澳大利亞利益。實際上,決定阻止出售已是最終決定,美聯社指出。這裡給人這樣一種印象:這位國庫部長故意為這種"閃電般"的消息選好了時機,甚至都不等本國外長從中國返回。
中國顯示出建設性立場的同時,建議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南部島國市場開展全方位合作,王毅在同佩恩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不過暫時還未看到澳方反應。很有可能,這位到訪的澳洲客人因早些時候澳總理莫里森有關這方面的表態而感到羞愧。澳總理稱,將為加強澳大利亞在這一地區的存在而採取經濟、外交和軍事方面的步驟。澳洲領導人如此表態,是對中國積極態度做出的獨特反應。王毅應記者請求就這些言論於以評論時指出,太平洋南部島國就自己的外交關係有權做出自己的決定。與此同時中國願意對他們的要求作出反應並基於平等共贏開展合作。
中國外長強調,當談到同太平洋島國合作時,中國與澳大利亞都有自己的優勢;中國與澳大利亞在這方面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夥伴。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了中澳在這些國家市場可能的合作方向。
卞永祖說:"首先,南太平洋島國相對落後,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急需公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南太平洋國家都願意和中國合作的原因,因為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和能力都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南太平洋資源比較貧乏,資源較為單一,缺少多元化的資源,國土面積普遍較小,經濟增長更多的是依靠旅遊業,而中國恰好是這些國家最大的客源地。由中國來承建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其實更有優勢,所以,澳大利亞如果可以在這方面和中國進行合作,也能夠從中獲益。其次,這些年美國一直反對《巴黎協定》,而南太平洋國家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中國和澳大利亞可以在氣候、環境方面進一步合作,推動一些倡議、協議的達成。對中國而言,是作為大國承擔國際義務和責任,同時也有利於本國經濟的轉型和長遠發展。澳大利亞距離南太平洋國家較近,有地理上的優勢,而中國有資金、技術方面的優勢,所以應該說,中澳兩國在這一地區的合作空間是很大的。"
澳大利亞明白,應當發展對華關係。同時澳方將努力避免中國資本和影響力在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的增多與提升。
俄羅斯專家雅羅斯拉夫·扎哈里耶夫在評論澳外長此次訪華時指出:"訪問首先是為了消除矛盾,但不會短期內解決它們。不過已經邁出第一步。這已是足夠好的徵兆。澳外長受到中方接待表明,中國願意對話。但是不要指望此次訪問會有特別成果,因為澳大利亞不想向中國提供所有中國想要的東西 。"
一次訪問不可能解決所有矛盾,但它可為將來矛盾的解決創造前提條件,不管是在國家水平還是在中澳公司之間,雅羅斯拉夫·扎哈里耶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