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一表態立刻受到關注,一些西方媒體參與炒作。
然而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最近報道,根據中馬兩國政府協議2012年設立的關丹產業園區並沒有設圍牆,當地人看到的圍牆實為聯合鋼鐵(馬來西亞)集團公司在該園區設立的工廠的圍牆。各種車輛可以自由穿過關丹產業園,園區內還經常有上百個馬來西亞小販的攤位做各種生意,他們並未受到產業園區管理者的驅趕。
馬哈蒂爾總理主張奉行擴大對華友好合作的政策,他在不久前訪華期間還呼籲中國公司前往馬來西亞投資,增加對馬技術輸出。但是他對一些具體中資項目的表態又引起困惑,像這一次,他把圍繞一堵圍牆的爭議上升到國家主權的層面,很令人詫異。
中國投資者肯定沒有侵蝕馬來西亞主權的意圖,關丹產業園區是兩國政府共同推動設立的,中方管理機構不可能在那裡“執法”,整個園區接受馬來西亞法律的保護,並在該法律體系下運作。如果園區的生產經營與當地人的利益發生摩擦,政府也應通過協調方式予以化解。這樣把問題朝主權的方向引,對當地輿論大概只會起到刺激作用。
我們不知道馬來西亞的競選文化在這當中起了多大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話傳到中國,公眾會覺得很刺耳,而且這肯定會讓中國投資者擔心馬的輿論氛圍,以及這種氛圍是否會影響到他們在馬的投資安全。
西方媒體報道說,碧桂園在馬來西亞的一個項目也被馬哈蒂爾點了名,他表示碧桂園在馬開發的房產只能賣給馬來西亞人,不能賣給外國人。而原來的協議並非如此。馬房屋與地方政府部部長朱艾達28日說,馬哈蒂爾的這一說法並未形成實際有效的政策法令。
馬來西亞奉行政黨輪替制度,這會鼓勵一些比較刺激的對外言辭,對於這一點,中方總的來說不應與馬方太計較。但如果有些馬方的表態涉及到中國的國家形象,中方也應當說清楚,不應放縱一些不實的說法在中馬間傳播。中國既與馬保持總體上的友好合作路線,又不回避就一些具體爭議表達我們的看法,這也應是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