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立即表示,對美國的行為表示"震驚"。中國外長王毅不厭其煩地一直在說,談判大門仍然是敞開的,但這些談判應當基於平衡和相互尊重。
歐洲理事會外交關係委員會執行主任馬克 ·萊昂納德不久前曾說,特朗普是第一位成功智取中國的美國總統。儘管很難說原因究竟在哪裡:真是因為特朗普的狡詐,還是由於中方的失誤。但無論如何,結果只有一個。正如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教授張林在一篇文章中所寫的那樣,中國沒有明白兩樣東西。第一,北京以為,特朗普只是一個商人,嚷著要打貿易戰,並將其為中期選舉服務。第二,中國以為,在抗擊特朗普的侵略中能把歐盟拉到自己一邊。而就在中國還堅信貿易戰可以避免的時候,華盛頓已經在考慮如何回擊北京了。至於歐盟,儘管形式上同意中國有必要嚴格通過世貿解決糾紛的立場,但是歐洲也像美國一樣,擔心中國的科技發展,總之,和美國一樣,為自己的技術與經濟安全而擔憂。
北京似乎開始明白,對美國的期待令人失望,是因為缺乏外交上的專業判斷。於是乎,中國財政部成立了由20家中國大型智囊中心的科學家和代表組成的聯盟。這些精英應當最終弄清對特朗普有何期待,以及北京應當執行的最佳路線。
人工智能也可能為此大顯身手。據香港《南華早報》稱,人工智能的試驗樣品已經在中國外交部使用。機器對大量數據進行研究分析,神經網絡就可能出現的不測做出預測,包括對政治談判、恐怖活動等等。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還能幫助解決對外投資問題。僅中國"一帶一路"一個倡議,就預期可每年向70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9000億美元。人工評價如此規模的風險是相當的難。而人工智能則能輕鬆完成這一任務,文章說。
當然,把制定外交決策這樣的大事交給機器,風險很大。人工智能只有在兩個條件下很好工作:要有足夠大量的源數據和明確的目的。然而,遺憾的是,在外交上經常遇到信息匱乏的問題。此外,至少在外交關係發展的初始階段,做到任務明確也並非易事。因此暫時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外交決策的任務交給人工智能,駐京評論員麥克·馬克格雷格爾在接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他說,
"人工智能,這不是制定長遠外交政策和戰略的最佳手段。中國外交部也過於信任反特朗普的西方媒體、智囊中心和歐盟國家政府。結果他們以為,特朗普或者只是虛張聲勢,或者將被彈劾。北京相信那些左的、反對特朗普的專家,結果得出了錯誤結論"。
另一方面,在世界史上有不少常人就能產生的恐懼、懷疑、猶豫幫助避免犯下大錯的例子。例如,1983年蘇聯預警系統給出了從美國領土向蘇聯發射彈道導彈的錯誤信號。僅僅由於蘇聯軍人的專業、謹慎和沈著--沒有倉促給予還擊,才避免了一場核災難。沒有情感的人工智在這種情況下將會造成何種後果,人們只能去猜測。
然而,即使不考慮這些極端情形,人工智能推斷的準確性仍值得懷疑。人工智能能推斷馬來西亞會暫停包括價值200億美元的高鐵項目在內的許多項目而開始反腐調查嗎?再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要如何解決巴基斯坦因中巴經濟走廊而出現的債務?一方面,正如許多專家指出的那樣,人工智能的思維能力現在就已超過人類。因此它在象棋、圍棋、甚至撲克方面都能打敗世界級大師。另一方面,顯然最終決定應當仍由人來做出。至少是在可預見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