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外長都表示,將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並同意就此保持密切溝通。中德本週末將在北京舉行下一輪接觸。默克爾就任德國總理以來將第十一次訪華,也是四連任德國總理後首次訪華。也是今年3月新當選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將首次同她舉行會晤。
他說:"中美現在正進行貿易磋商。雖然沒有對外聲張,但也討論了伊朗問題。中美關係進入了一個關鍵時刻--需要檢驗一下政治在多大程度上先於經濟。美國明白,中國可以找到能對美國經濟構成威脅的經濟工具,因此美國聲稱退出伊核協議,同時開啓對華貿易戰。"
這位俄羅斯專家推測,伊核問題的討論將是全封閉的。習近平和默克爾很有可能就達成一致的細節不對外宣佈,因知伊朗問題的複雜性和敏感性。專家也不排除中國的立場有可能將來被德國用作同美國談判的依據。同時中國的立場眾人皆知,它與德國對局勢的評估相一致。問題是兩國為讓美國採取建設性行動會採取哪些措施。俄羅斯專家對默克爾會同中方分享自己同美國談判所擁有的外交方面的措施和論據表示懷疑。
中國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開運認為,中德不會因伊朗而同美國發生衝突,也不能說它們會在伊核問題上想要形成某種對抗美國的統一立場。
冀開運說:"中國和德國的利益契合點的確有很多,例如,中國與歐盟的經濟合作很多要通過德國實現,中德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也有不少合作意向和項目,且中國和德國對於維護伊核協議持共同立場。但是我認為,中國和德國統一立場,共同對抗美對伊制裁,這是不可能的。雙方只能是充分協調立場,進行溝通,將困難講明,同時探討解決辦法和途徑。因為中美關係之重要性,德美關係之重要性,都遠遠大於兩國同伊朗關係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中國和德國不可能因為伊朗核問題,同美國對抗或對峙。只能說,中徳在伊核協議問題上和美國持不同立場。所以,中國和德國會就此充分溝通,在現有國際法框架內,盡可能維護議和協議的全面執行,規勸伊朗保持冷靜克制,與國際社會一道繼續執行伊核協議。同時,努力讓那些與伊朗業務聯繫較多,而與美國業務聯繫較少的中資、歐盟企業,繼續加強與伊朗的合作。但是,一旦美國真正開始制裁與伊朗有業務往來的企業,很多中資企業或德國企業也會退出伊朗市場。總之,所以中國和德國會協調立場,充分溝通,在不開罪美國,同時又維護伊核協議嚴肅性和權威性的情況下,繼續加強或保持與伊朗的經貿合作。"
伊琳娜·費多羅娃繼續說:"中國會一如既往謹慎行動。它將佔據可能佔據的位置,但會努力不引起美方的強烈反應。圍繞伊朗問題的北京談判,不僅有可能觸及維護伊核協議本身的方法。甚至還有可能討論如何促使伊朗簽署某一新的、理論上也能滿足美國的協議的問題。"
他說,"伊朗不可能同美國簽署新的協議,因為它退出了現有協議。對任何伊朗政治家來說,主張同美國談判或者同它達成新的協議,都無異於自殺,而當特朗普後的下一屆總統就職後會馬上放棄這一協議。因此,實質上,伊朗不可能進行新的談判。同時俄羅斯、中國和歐洲,‘5+1'國家有可能共同建立一種可確保伊朗能從核協議中獲得某種好處的機制。如果這真能奏效--這裡有許多‘如果',那麼政治家和伊朗社會就有可能談論有必要就其他令人關切的問題進行談判。特朗普宣佈退出協議後兩周後,就談論新協議是不可能的"。
伊朗駐華大使阿里·阿斯加爾·哈吉不久前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呼籲中國幫助維護伊核協議。他說,"如果伊朗利益受到美國制裁的威脅,德黑蘭將另作打算"。伊朗大使還呼籲中國同伊朗加強經濟合作。他說,由於中國對伊朗的"重要性",伊朗外交部長選擇北京作為他不久前外交之旅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