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同特魯多會談後表示,中國與加拿大的關係進入了“黃金階段”。雙方簽署了能源合作行動計劃,食品進出口協議——加拿大將向中國出口更多的牛肉和豬肉。還簽署了人文交流協議。
此前以為兩國總理將啓動自貿談判。人們對此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加拿大因此有可能成為G7中首個同中國進行這種談判的國家,儘管G7還不承認中國經濟的市場地位。
葉蓮娜·科姆科娃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特魯多認為自己是位自由主義者,民主者,進步者,類似奧巴馬。他提議同中國啓動自貿談判,同美國和墨西哥就為北美自貿協定注入所謂的“進步元素”開始談判。想法很有民粹精神,是想證明既然簽署自貿協議,就同大家一起簽署,而不僅僅是同幾家大公司,同幾家出口商。他建議給協議增加四個進步元素。這就是,遵守最低勞動力標準,遵守環保規則,確保土著民族的權利——並不是名義上的民族,例如,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和中國的非漢人。第四點是,遵守婦女權利,即所謂的性別條款。”
特魯多建議應把這些條款加入任何自貿協議中,不管加拿大同哪國簽署,這位俄羅斯專家指出。在她看來,“這是個原則性問題,這是個涉及先例與否的問題”。
這當然與中國把政治與貿易分開的努力背道而馳。因此中方做出的回應是:自己對這些強加在自貿協議中的“西方價值觀”不感興趣。它感興趣的只是自貿協議,而特魯多的“進步元素”與經濟沒有直接聯繫。這位俄羅斯專家指出,中方不想簽署與貿易協議相距甚遠的類似協議。
中國建議以自己分別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簽署協議的過程為範例進行談判,只進行貿易和投資談判,而把有關政治問題的談判拿到其他場合。
葉蓮娜·科姆科娃專家指出,“中國人已經明確表明:雖然接待特魯多,但他們是自己家的主人”。加拿大報紙就此評論道,中國人給特魯多上了一課——不能太傲慢,不能太自信,以為中國對同加拿大推進經貿聯繫如此感興趣,以致可以放棄自己的原則。
他說:“中國和加拿大關係走近是受多重因素推動。特朗普上台後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確實是推動因素之一。美國政策的“內顧”傾向加大、退出TPP、推動重新談判NAFTA,在中加雙邊經貿關係上寬容度也在下降,這些都客觀上迫使加拿大通過更加友華、親華,尋求外交平衡,增加對美談判的籌碼。其次,特朗普訪華後,推動中美經貿投資合作,對加拿大也有較大影響——中國是世界油氣及其他資源最大進口市場,美增大對華油氣出口,對加也造成不小壓力。但中國和加拿大加大合作,最大的源動力還在於中加雙邊經貿互補與政治互信增強。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勢頭趨強,作為全球最大市場的地位日益鞏固,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持續保上升;中國日益積極推動全球治理,持續加大對外開放,並在推動全球經貿自由、氣候變化等應對全球問題上承擔大國責任,國際地位與形象不斷提升,也為中加兩國升級雙邊關係提供基礎。中國和加拿大的雙邊合作對中加雙方均有利。”
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夥伴。2016年兩國貿易額達到664億美元。去年加拿大對華出口佔總出口規模4%,而在2000年僅為0.9%。加拿大3/4出口到美國。觀察家們就此指出,加拿大向中國市場轉得太快,或影響同美國的關係,這當然也不符合特魯多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