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節日1995年誕生於法國,並首次在那裡慶祝。有一種觀點認為,首先學會製作巧克力的是阿茲特克人,他們把巧克力稱為"神的食物"。
據現代科學證實,巧克力中含有能讓人放鬆和促進心理康復的成份。
© AFP 2023 / Joseph Eid黎巴嫩設計師Pierre Abi Haila在貝魯特巧克力展上呈現的作品。
1/16
© AFP 2023 / Joseph Eid
黎巴嫩設計師Pierre Abi Haila在貝魯特巧克力展上呈現的作品。
© AFP 2023 / Janek Skarzynski華沙巧克力鐵路。
2/16
© AFP 2023 / Janek Skarzynski
華沙巧克力鐵路。
巧克力作品“孔雀石匣”。
© AFP 2023 / Kazuhiro Nogi日本巧克力溫泉。
4/16
© AFP 2023 / Kazuhiro Nogi
日本巧克力溫泉。
© AP Photo / Jacques Brinon巴黎時裝秀上“鑲著”巧克力的鞋。
5/16
© AP Photo / Jacques Brinon
巴黎時裝秀上“鑲著”巧克力的鞋。
© AP Photo / Richard Drew紐約巧克力屋。
6/16
© AP Photo / Richard Drew
紐約巧克力屋。
© AFP 2023 / Gabriel Bouys意大利歐洲巧克力節上,頂著巧克力髮型的模特。
7/16
© AFP 2023 / Gabriel Bouys
意大利歐洲巧克力節上,頂著巧克力髮型的模特。
© AFP 2023 / Christophe Archambault巴黎“巧克力沙龍”上的巧克力雕塑。
8/16
© AFP 2023 / Christophe Archambault
巴黎“巧克力沙龍”上的巧克力雕塑。
© AFP 2023 / Petras Malukas立陶宛巧克力椅上的巧克力貓。
9/16
© AFP 2023 / Petras Malukas
立陶宛巧克力椅上的巧克力貓。
© AFP 2023 / Mario Laporta意大利巧克力法拉利。
10/16
© AFP 2023 / Mario Laporta
意大利巧克力法拉利。
© AFP 2023 / Joseph Barrak 莫斯科國際會展中心巧克力沙龍上,岡法爾巧克力廠生產的巧克力。
11/16
© AFP 2023 / Joseph Barrak
莫斯科國際會展中心巧克力沙龍上,岡法爾巧克力廠生產的巧克力。
杜莎夫人蠟像館裡,艾爾頓·約翰的巧克力雕像。
© AFP 2023 / Carl De Souza巴黎3D打印展上,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巧克力。
13/16
© AFP 2023 / Carl De Souza
巴黎3D打印展上,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巧克力。
© AFP 2023 / Stephane De Sakutin巧克力做的中國兵馬俑。
14/16
© AFP 2023 / Stephane De Sakutin
巧克力做的中國兵馬俑。
© AP Photo / Alexander F. Yuan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購物中心,“巧克力房”里的巧克力玫瑰。
15/16
© AP Photo / Alexander F. Yuan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購物中心,“巧克力房”里的巧克力玫瑰。
© AFP 2023 / Petras Malukas 貝魯特兒童美容中心,敷著巧克力面膜的黎巴嫩女孩。
16/16
© AFP 2023 / Petras Malukas
貝魯特兒童美容中心,敷著巧克力面膜的黎巴嫩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