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小盒子,能自動變溫、自動加料、自動開始和停止實驗……閥、泵、反應器一個也不少,堪稱“魔盒”。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李曉瓊介紹,科學載荷的盒子中有兩組12塊芯片,60個通道,可以模擬人體發育過程,在空間環境下對20個基因開展聚合酶鏈式(PCR)反應中DNA錯配規律研究。該實驗項目將在國際空間站駐留一個月,這是中國空間科學項目首次進入國際空間站,實現了中美近二三十年空間領域合作“零”的突破。
去空間站做實驗,卻不帶任何儀器?小小“魔盒”內“乾坤”幾何?如何完成實驗?
鄧玉林介紹,“芯片實驗室”的實現源自一個奇妙的發現,1999年的《科學》雜誌上登載了它的原理文章——一位科學家發現,當裝有紅藍墨水的管子細到微納米級別時,二者的界面非常清晰,不會混合。
“不混合”意味著控制流體非常簡單,一個拐彎就能起到“閥”的作用,泵、反應器、實驗室的儀器等都可在小區域內實現。“電子芯片是將電阻、二極管等元件集成到晶圓上。‘芯片實驗室’則是把微閥、微泵、微反應器都集成在芯片上。”鄧玉林說。
此外,芯片設計要考慮與地面完全不同的環境,例如,太空變溫劇烈,會給芯片帶來巨大的壓力,容易產生破裂等。面對空間輻射、複雜機制等難題,項目團隊勇於創新,完成了整體實驗設計、核心芯片研制等研究工作。
此次實驗將在空間飛行開始後,啓動“魔盒”中的微流控芯片PCR儀,讓抗體基因片段在空間環境下擴增。“它們會承受γ射線、微重力等影響。”李曉瓊說,“同時,地面將完成相同反應條件的對照實驗。”項目組會獲得在軌飛行的“DNA擴增產物”和“對照組DNA擴增產物”,測序分析後,比較兩者的不同,期望能總結出空間飛行導致基因突變發生的頻率、位點等規律,進而探討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下的基因誘變機理。
事實上,利用“芯片實驗室”,團隊一個多月前已在“天舟一號”上進行過更複雜的全自動實驗。那次的載荷是在芯片里模仿人體器官的環境,進行多種細胞自動共培養,是世界首例。
“芯片里還鑲嵌了影像設備,”鄧玉林說,“我們採用了多焦融合技術,實現自動調焦,清晰地拍下免疫細胞的遷移數量、途徑和方向。”項目組最終獲得的十幾個G容量的照片中,甚至可以講出一個“救死扶傷”的故事——神經細胞受傷後,發出信號募集免疫細胞,免疫細胞紛紛遷移前來“救援”。
“我們的目標是未來讓我國的空間站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希望各行業各領域都能去做實驗。”鄧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