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副院長安德烈·卡爾涅耶夫在為衛星通訊社進行評論中指出,在航線恢復的同時,出現了中國積極參與斡旋朝鮮半島危機的新證據。
在對朝鮮打算再次發射導彈並進行地下核武器試驗的擔憂上升的背景下,國航自 4月 17日起暫停北京至平壤段航線。但國航本身沒有把航班時刻表的變化與複雜的軍事政治局勢聯繫起來,稱“只是由於客源情況暫時取消了航班”。中國外交部也呼籲不要在航線暫停事宜中尋找政治內幕。
在任何情況下,哪怕是在航線恢復是旅客票務需求恢復的結果的情況下,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指示器。對許多觀察家來說,朝鮮半島局勢看上去已經不像 2到 3個星期前那麼令人感到鬱悶和危險。雖然,從一方面來說,明顯,緊張度稍微下降並不能解決整體問題。因此,相關各方將繼續試圖說服平壤放棄核武器,以此降低衝突陷入白熱化階段的可能性。首先,中國對此極為關切,中國把朝鮮半島發生潛在軍事危機視為是對本國安全的尖銳威脅。
很難判斷,中美領導人在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內是否就在朝鮮問題上更好協調行動達成了一致意見。但平壤 4月放棄進行核試驗,按照美國特工機構的資料,核試驗準備已經做好。此外,在習近平訪美後,北京的外交活躍度明顯加強,就朝核問題與各個相關方舉行了多輪談判,北京對平壤的經濟制裁機制也變得更為嚴格。美國表示,看到了北京在施壓朝鮮政權上合作的“令人鼓舞的標誌”。與此同時,中國媒體上的出版物為本國參加危機斡旋“划出紅線”。這裡首先需要突出《人民日報》刊發的一篇題為《朝核,華盛頓該對北京寄多高期望?》的社評。這篇文章以及最近出現的其它文章中,中方讓人明白,中國領導層仍像過去一樣反對通過軍事途徑改變朝鮮半島現狀的企圖。恢復北京至平壤段航線可能還是中國甚至看不到針對朝鮮開展軍事行動的絲毫可能性的標誌,也是中國將不會試圖孤立朝鮮的標誌。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