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6日說,過去兩周來北京參加每年最重要政治會議的人們,經歷了兩種不同的空氣質量:本月3日兩會開幕時,北京正遭受中度污染,天空是灰色的。不過很快,北京的天空變藍了。
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也許是上天知道兩會的重要性,又也許是政府關停污染企業、限制交通的措施。在兩會初期的幾天里,美國駐華大使館檢測的北京空氣污染指數始終在100以下。儘管北京在這期間的空氣等級僅僅是“中等”而非良好,但這足以讓北京市民和兩會參會者為之雀躍,他們在朋友圈分享藍天照片或自拍。
不過,就像是在提醒人們這樣的藍天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北京的天空在藍了不到一周後又變得灰蒙蒙的,直到市民與兩會參與者失望透頂,並在社交媒體記錄下這種變化後才重新變藍。
而這次的藍天,也只是持續到了兩會閉幕,15日下午開始,霧霾又重新籠罩在首都的天空,北京的空氣質量指數從一天前的50,攀升至150的“不健康”等級。在這一等級下,人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等不良空氣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15日的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認為,中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贏得與霧霾的戰爭。不過隨著污染企業重新開工,空氣質量將面臨很大壓力。
對中國人來說,藍天是否能變得不那麼奢侈?這個問題需要更多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