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待中國投資喜憂參半

© 照片 : chinaeu.eu中歐商業協會會長魯已己
中歐商業協會會長魯已己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日報》7月7日援引中歐商業協會會長魯已己(Luigi Gambardella)的話報道稱,歐洲應當重點在信息和電信技術領域吸引中國投資。這位歐洲官員呼籲歐洲人徹底認清中國在該領域的潛力,利用投資合作機遇,因為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大國。

魯已己認為,歐洲應當加大同中國在數字領域的合作力度。許多歐洲中小企業研制有趣的技術,但是遇到資金短缺問題。

中國外交部:中方希望各國公正客觀看待中國企業海外並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外交部:中方希望各國公正客觀看待中國企業海外並購
《中國日報》是在北京再次呼籲布魯塞爾為企業並購“創造合理、透明的經營環境”後兩天發表的這篇文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7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了這一點。近來中國頻繁購買歐洲大小企業資產。這讓許多歐洲國家政治人物感到擔憂,因此中方才發出了“希望各國能可觀、公正地看待中國企業的境外並購”的呼籲。

典型的例子有,德國人圍繞中企吞併全球工業機器人生產巨頭庫克以及參與法蘭克福哈恩機場私有化而產生的強烈反響。庫克交易金額創下45億歐元最高紀錄;而在機場私有化進程中德國面臨兩種選擇:或者1歐元把虧損的機場賣給當地投資者,或者賣給中國投資者,賺1600萬歐元。圍繞上述兩筆交易,德國一些政治任務向企業家和政府施壓,以讓這些交易流產。然而,中國最大家電生產商美的還是購買的庫克;至於購買機場,因中方沒有及時把錢打到德國夥伴的賬戶上而被推遲。

美的集團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德國不想把“機器人”交給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教授認為,雙方應當克服投資障礙,開展合作。黃衛平說:“每個國家都會謹慎對待進入敏感領域的投資。但是敏感領域的範圍有多大,是各國根據本國國情設定的。比如,有些國家擔憂,中國投資進入後,某個領域的技術被買走,使得該國失去競爭力。另外,中國在國外投資和貿易領域的競爭,經常被視為“不公平競爭”,也就是說中國投資者本身競爭方式與國外的一貫做法不同,會引起他們的不適應。但我認為,雖然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沒有最終敲定,但中歐之間的投資進程一直在逐漸推進。而且歐洲設定的敏感領域還是比美國少的。拆除投資壁壘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商言商”,不要牽扯政治因素。”

然而,中歐之間沒有簽署新的投資協議,仍是阻礙全面合作的一大障礙。中歐有關談判已經進行了五年多,但是進展甚微,儘管北京再三努力。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別爾格爾認為,歐洲人希望獲得更多中國投資擔憂越來越擔心中國資本會進入新的敏感領域,是很自然的,也是一個難以克服的矛盾。

別爾格爾說:“中國發展太快,境外購買高技術資產的速度也非常快。中國統領全球高技術領域的時代正在逼近,所以會引起自然的恐慌。一方面,一些人希望獲得各國都想要的中國投資,尤其是‘一帶一路’提出後。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計以某種方式排擠中國,不讓它進入歐洲,不允許它過於滲透到歐洲經濟。這是一個自然的而又無法克服的矛盾。”

這一趨勢也是中美合作的特點。路透社7月7日稱,一天前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在愛達荷州陽光谷舉行的投資銀行論壇期間接受Bloomberg 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美國對中國投資感興趣。但他又同時指出,中國在向美國投資開放自己的經濟戰略部門方面還做得“很不夠,難以稱作可接受的”。而中國也對美國夥伴有很多的不滿,認為他們在允許中國投資進入美國經濟敏感領域方面缺乏透明和公正。

中美投資協議擬定過程中出現的這些矛盾,隨著美國總統的更換只能更加突出。專家們指出,這些矛盾將成為雙方討價還價的新的籌碼。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