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上合組織自貿區建設可借鑒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驗

© Sputnik / Vladimir Rodionov中國專家:上合組織自貿區建設可借鑒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驗
中國專家:上合組織自貿區建設可借鑒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衛星新聞北京6月24日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李自國在接受“衛星”新聞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上合組織可以借鑒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經驗,分階段分步驟逐步提高自貿區水平。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於23-24日在塔什乾舉行會議。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會上發言時表示,深化經貿和金融投資合作將會為未來在本組織內建立自由貿易區創造必要條件。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12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擴大會議上表示,該組織成員國正在討論在本組織內建立自貿區問題。

李自國認為,上合組織自貿區建設完全可以借鑒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經驗,先建立低水平的自貿區,在條件成熟後再向更高水平升級。這樣分階段分步驟逐步提高自貿區水平,有利於打消有關國家的疑慮與擔憂。

中國專家:上合組織擴員需要解決公平和效率的問題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專家:上合組織擴員需要解決公平和效率的問題
他表示,事實上東盟當初有些國家也有今天上合一些國家的擔憂,但中國-東盟自貿區啓動後並沒有出現中國商品大規模湧入東盟的情況,並在2015年年底簽署了自貿區升級協議。

專家強調,上合各國應加強溝通,打消疑慮。2025年要建成自貿區,很難成功,但應該設立推動上合組織內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便利化的目標。

專家認為,在普京總統提出“大歐亞”一體化的背景下,可以將上合組織、“一帶一盟”及某些雙邊協議擴大適用到“大歐亞”一體化,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農產品的綠色清關問題取得一系列的成績,並就農產品的標準和檢驗檢疫等問題達成了一致,這些都可以適用於“一帶一盟”和上合組織自貿區,有利於推動“大歐亞”一體化計劃的實現。

普京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普京希望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快於2017年加入上合
李自國最後強調,隨著包括俄羅斯和上合成員國認識到TTP和TTIP啓動後帶來的衝擊,上合組織和“一帶一盟”對接的談判工作將進入快車道,也將促進上合組織自貿區的建設,並最終推動“大歐亞”一體化計劃的實現。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中國、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觀察員國包括阿富汗、白俄羅斯、印度、伊朗、蒙古國和巴基斯坦,對話夥伴國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和斯里蘭卡。

2015年11月,中國與東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成果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關於修訂及項下部分協議的議定書》,這是在現有自貿區基礎上完成的第一個升級協議,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