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軍事專家發表的文章,解放軍可能至少需要100架軍用運輸機,以確保解放軍的全球範圍行動的機動性,從世界動蕩地區疏散本國公民,完成其他確保安全的任務。除此之外,還需要50-60架飛機,用於製造空中加油飛機,遠距離偵察機,電子偵察機,電子作戰機。
迄今為止中國批量生產的最大型飛機是運-8。1981年開始批量生產,2010年前已製造出169架。平均生產速度為每年5-6架,但實際上頭幾年的生產速度要低得多。總的來看,中國生產大型飛機的工業潛力不大。
現在中國準備同時生產三種全新款大型飛機,客機C919,運-20和“蛟龍”兩棲飛機。同時還在生產中型運輸機運-8和運-9,以及遠程轟炸機H-6K。
中國面臨大力增強生產大型飛機能力的任務。眾所周知,為生產運-20,早在2008年就已開始擴家西安飛機製造廠。然而,建設廠房,購買設備,要比培訓人員容易得多。
員工人數的迅速擴大,有可能降低培訓質量,降低最終產品的質量。即使在進行了一整套試驗後,生產新型飛機的速度也不會很快。有可能頭幾年的年生產速度,只有2-4架。而這意味著,即使很快開始批量生產重型運輸機,中國也有可能仍將不得不進口俄羅斯的重型運輸機伊爾-76.
其原因是,中國軍工的生產能力滿足不瞭解放軍對重型運輸機數量的需求。中國軍隊越來越頻繁地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中國已經在吉布提建立了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其他軍事基地很有可能緊隨其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海外的本國公民,從衝突地區疏散本國公民的行動規模也越來越大。
由此可見,重型軍用運輸機仍將是前景看好的俄中合作方向。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