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的文章稱,中國對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的重視程度之高,非同一般。早在今年2月初第一次宣佈訪問時,就已開始認真準備。從那時起中國官員、外交人士和學者不遺餘力地反復強調此次訪問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功。但是專家們卻認為,習近平為自己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選擇了一個最壞的時機。在中國快速增長和兩國間力量不太平衡的條件下,中美關係的特點與其說是合作,不如說是競爭。兩國目前在許多安全和經濟問題上處於不斷對抗狀態。這包括南海和網絡安全問題上的分歧,中國倡議成立亞投行以及對人民幣的操縱。不過,即使此次訪問不會把中美關係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習也會為有意識地努力加強兩國關係而自誇,儘管這種關係日趨緊張。考慮到兩國人民面臨的問題的嚴重性和廣泛性,需要更現實,並明白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近期、甚至長遠的解決方案,日本《外交學者》的文章寫道。
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稱,中國的偽劣品早已為世人皆知。以前這些東西有表和DVD光盤。不久前又發現了一家冒牌的銀行Goldman Sachs。如果中國更基礎的東西都是假的,怎麼辦呢?如果中國GDP增速已不再是想象的那樣令人眩暈,怎麼辦呢?許多經濟學家早就認為可能會有這一天。第一,中國GDP增長數據令人懷疑。當大多數經濟體發生劇烈動蕩時,這些風暴似乎根本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第二,各省和全國的數據不總相符。中國的貿易統計數字經常與它的夥伴的數據不符。當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這些都無關緊要。但現在,當經濟放緩,GDP增速的精確度就顯得很重要的。如果中國經濟增長,像北京官方所說的那樣,為7%的話,那麼在市場動蕩的條件下,專家政治論者會讓其軟著陸。但是,如果增速為5%或者還低,那麼就難以實現軟著陸。這種放緩就會引發社會緊張,或者促使當局繼續刺激經濟。一切都將取決於中國經濟重心是否能從國家工業生產轉向私有化的服務。中國現在需要的正是這種過渡,《金融時報》的文章作者認為。
據《印度時報》報道,在青海修復了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佛塔。這是印度阿育王向中國傳播首個宗教——佛教的見證之一,至今保留有19個佛塔。15個由於各種原因沒能保留下來。另三個分別位於西安、南京和浙江的寧波市。這四座古建築經歷了從蒙古人入侵到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的各種磨難。青海佛塔,還在洛陽的白馬寺出現之前由著名高僧玄奘奠基。當地僧人成功地讓它躲過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把它拆成了300個小的佛塔,在其中的一個裡面藏有佛身上的粒子。現在佛塔被恢復為原裝,周邊寺廟的和尚開始來做禮拜,《印度時報》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