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少了一名中國間諜

© Creatix 蘋果谷歌呼籲美總統不要把智能手機用戶數據給特工部門
蘋果谷歌呼籲美總統不要把智能手機用戶數據給特工部門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紐約時報》近日透露,美國撤銷了對華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涉洩密罪的指控。這位擁有美國國籍的天普大學教授並沒有向中國轉交一種叫“袖珍加熱器”的設備的電路圖——這種設備用在超導體的製作中。這位科學家向中方提供的實際上完全是另外一些並不保密的資料。

俄外長:美國轉交的所謂可證實頓巴斯有俄軍的照片清晰度低下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媒體:美國或因網絡襲擊從下周開始對中國實施制裁
《紐約時報》承認,檢方和FBI甚至都沒有充分研究本案核心科學知識。指控實際上就是因為這位科學家為華裔。該報在承認這個事實的同時問道:在追查為中國工作的間諜的過程中不會侵害華裔美國人的權力嗎?

由此又衍生出另一問題:當中國人或華裔美國人面對美國司法、情報等部門時,難道美國總會考慮到無罪推定原則嗎?遠不會總能考慮到。5月還有一位華裔美國科學家陳霞芬幸免沒有坐牢25年並交100萬美元的罰款。法院承認,她並沒有為中國蒐集並向其轉交有關大壩統計系統的敏感文件。FBI的指控,就像在郗小星案件上一樣,沒有任何證據。但是被指控的人的名譽嚴重受到損害。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汪曉風在接受衛星網採訪時就此評論道:

“美國國內確實面臨很多竊取企業機密和專利的國外網絡、經濟間諜,這是一個事實。美國為甚麼總是將矛頭指向中國?首先,目前美國國內經濟復蘇比較艱難,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很多企業就面臨如何恢復、需求市場競爭力的難題。在此情況下,政府就要為他們營造一種良好的競爭環境,幫助他們應對一些可能的威脅,包括間諜活動。這也是美國維護國家利益的一個必要措施。另外,美國國會議員和情報部門容易陷入一種邏輯——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喪失競爭優勢,是由於他們的商業機密和專利被竊取導致的。這種說法在美國社會的支持度很高。因此,美國政府面對這種壓力,必須採取一定的行動,來平衡這些壓力。”

在美國所謂的間諜門不斷爆出。例如,來自中國的太空遊客也被美國Virgin Galactic公司宣佈為潛在的間諜。它禁止向他們出售乘坐航天飛船的船票。公司擔心,來自中國的乘客可能為本國剽竊相關技術。SpaceShipTwo的發動機和其他技術都在五角大樓的軍事計劃中被利用。這就意味著,按照美國的法律應禁止中國公民接觸這些物體。這些條文還是在冷戰時期指定的。今天它們還適用於伊朗和朝鮮公民。根據政治學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的意見,這種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條款近期是不會取消的。

安全法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美國打算對華使用制裁的語言
葉夫謝耶夫說:“中國正在成為美國的太空軍事計劃的主要對手。考慮到這一點,這些條文仍對中國人保留。因為大家明白,中國正在建造應對美國的反衛星武器。有可能利用各種系統,比如地基和空基系統,其中就包括通過建造包圍並實質上可以屏蔽美國大衛星的微衛星。不管怎麼說,有關美國航天計劃的情報,尤其是與軍事有關的航天情報,將會降低中國人在必要時封鎖這類衛星的難度。所以美國法律中這些不僅針對中國的條文,看來還會更加嚴格。”

不過,在美國動不動就給中國人貼上“間諜”的標籤,不能說與他們有時從事的蒐集秘密情報沒有關係。退伍陸軍中校畢紹普(Benjamin Bishop)向華裔女友洩漏國防機密就是其中的一個大間諜案。他並不是在兩人幽會時被抓,而是在瓦胡島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被抓。他涉嫌向她洩露美國軍事計劃及其核潛力的情報。她成功逃脫了FBI的追捕。這段愛情故事,似乎是早已預謀好的,雖然美國情報部門沒有直接的可以用來證明女友為中國政府工作的證據。

無論如何,五角大樓的內部安全部門倒是被折騰了一番。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它也注意到了華裔美國工程師Steve Liu。他在美國一家承包五角大樓項目的公司工作。他因剽竊無需衛星就可摧毀目標的無人機技術而被判6年監禁。中國籍男子張明順(音譯)因試圖將數噸用於建造飛機的高級碳纖維運出美國而被判5年的監禁。法院沒有相信他有關這些材料用於製造曲棍球棒的說法。

這些案件在美國的反響很大。它們引發了新一輪指控中國竊取秘密情報和工業技術的風波。在沒有蒐集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便指控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顧問Theodore H. Moran從事有利於中國的間諜活動。指控只是基於他為此前曾被列入美國情報部門黑名單的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提供過有償服務。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