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月製造業PMI創18個月低點

© Sputnik / Aleksandr Vilf / 跳轉媒體庫上海市
上海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據路透社網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聯合公佈,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12月官方PMI降至50.1,為2013年6月以來最低,符合路透調查預估;同時公佈的12月官方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則小幅升至54.1,連續第二個月上升。

在製造業PMI中,生產指數為52.2,低於上月0.3個百分點,影響PMI回落0.08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0.4,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影響PMI回落0.15個百分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12月份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一落一升,表明製造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仍然面臨較大的困難和壓力,非製造業中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他總體上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仍在穩步推進。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新聞稿亦認為,從趨勢看,製造業PMI企穩,環比降幅收窄;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環比升幅加大,說明整體經濟走勢總體呈現平穩態勢,全年經濟增長將保持在合理區間。
"(不過)由於製造業在整體生產過程中所處中間環節。因此,製造業的波動對經濟的影響程度要大些。12月製造業PMI已接近榮枯分界線的邊緣,並回落至年內最低點,意味著整體經濟短期內下行的壓力仍未緩解。"該中心並稱,預計2015年一季度後經濟有望回升。
"當前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處於關鍵階段,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下滑,相關行業企業投資動力不足,生產和訂單受到一定影響。"趙慶河稱,生產和新訂單分項的下滑是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原因。
他同時還解讀稱,外部市場總體需求偏弱使得出口訂單受到一定影響,12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1,繼續處在臨界點以下;由於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進一步下降,並對相關行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12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3.2,比上月下降1.5個百分點,為2014年以來的低點。

李克強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李克強:將強化市場在中國經濟中發揮的作用
報道說,統計局數據並顯示,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大型企業走勢基本穩定;中、小型企業PMI連續位於臨界點以下,分別為48.7%和45.5%,表明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不少困難。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陳中濤介紹,從全年來看,製造業PMI平均水平50.7,與前兩年平均水平基本相當,並未出現大幅下降,顯示經濟運行穩定性增強,增速處在適度合理區間。
"與此同時,就業形勢良好,節能減排成效顯現,經濟運行較為協調;結構調整加快,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顯示經濟運行的平衡性明顯增強。"他並補充稱,綜合來看,新常態經濟平台正在形成,2015年經濟運行有望轉平穩。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