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正當剛剛履新後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普京總統在克里姆林宮為俄羅斯“中國旅遊年”揭幕時,在幾乎是一牆之隔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出也同時在上演,而演奏者是曾被《紐約時報》稱為“古典音樂界中最炙熱明星”的中國青年鋼琴家郎朗。演出前,俄新社記者高懿潔有幸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深厚的俄羅斯情緣
莫斯科對郎朗來說並不陌生。2004年,年僅22歲的他首訪俄羅斯時的演奏地點便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只不過當時是與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藝術總監、素有“音樂沙皇”之稱的指揮大師捷傑耶夫同台,而當晚卻是他在俄羅斯首次舉辦獨奏音樂會。
這是郎朗第四次造訪俄羅斯,修繕一新的大音樂廳給演出前的他帶來了好心情。而實際上,他早就有著濃濃的俄羅斯情結,不僅因為他14歲進入美國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深造,正是師從俄裔美國鋼琴家格拉夫曼,還因為在比那更早的10年前,引領他走進鋼琴世界的,恰恰是格拉夫曼的老師——前蘇聯音樂家霍洛維茲。
“我4歲的時候在自己第一位鋼琴老師——朱雅芬老師家中……當時看的還是蘇聯衛星電視轉播的霍洛維茲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音樂會。”郎朗在採訪中說,“雖然我當時只有4歲,但當我看到在他演奏舒曼的《夢幻曲》時全場觀眾淚流滿面的情景時,第一次感到音樂擁有如此強大的感染力,當時便立志要成為一名鋼琴家。”
從1986到2013,時隔27年,郎朗終於能夠在這個為他敲開音樂生涯大門的殿堂舉辦獨奏音樂會,一圓兒時的夢想。
5歲便立志成為最優秀的鋼琴大師
在郎朗滿世界舉行演出、出席各類活動時,他的身邊總有一個“連體人”——曾經的二胡演奏家郎國任,而他最熟為人知的身份是郎朗的父親,郎迷們都親切的喚他為“郎爸”。去年,由“郎爸”根據對兒子的音樂教育著成的《我和郎朗30年》出版,披露了郎朗從出生到30歲的成長歷程。而早在2008年,由郎朗親筆撰寫的自傳《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一經問世便引來各種爭議。在這本有關童年、夢想、取捨、偏執的自傳中,郎朗成為優秀鋼琴家的理想被描繪成一場押上全部的豪賭,為了“永爭第一”,他的童年也喪失了所有小朋友應有的歡樂,取而代之的是嚴得密不透風的管教。對此,郎朗非但沒有覺得委屈,反而感到自己是“幸運的”。
他在採訪中說:“這完全取決於你想做甚麼。我在5歲時就立志將來要成為最優秀的鋼琴大師,既然我把自己定位在這種級別,就必然會付出犧牲,也注定了我將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童年。(我到目前為止)所取得的勝利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便是現在,我們也必須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我的事業上,這是不可避免的。”
郎朗把他如今在國際舞台取得的輝煌歸功於自己的父母。“反正我認為(我過去遭受的一切)都值得,但如果別人沒有(像我)這樣熱愛音樂,那最好就不要做這個事。”他表示。
在被問道今後如有了孩子是否會繼承“郎爸”風格,將其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鋼琴家時,郎朗表示,讓孩子學習音樂是必須的,因為即便“作為愛好,音樂也能帶給我們很多神奇的感受”,但至於下一代能否成為鋼琴家,則需要天分、機遇和努力。“我是不可能逼出一個新的鋼琴家來的,我只可能去引導。”他說。
在談到支撐他一路走來,歷經各種考驗和風雨的根源時,郎朗說:“首先,彈琴能夠給我帶來樂趣;另外,這種‘創造和再創造’的意識能不斷為我提供前進的驅動力。”
“我不知道我的特色在哪”
對於外界一些稱其彈奏趨於“表演化”,表情過多等爭議說法,郎朗表示,他本人根本沒有這種感覺,持此看法的人首先是因為嫉妒他,這種評價本身純屬“無中生有”,並且過於“外行”,奉勸這些人“先把音樂學好”再對別人評頭論足。
“只要是對古典音樂稍加瞭解的人都能聽出來,只有外行人才說得出這種話。”他說,“音樂家在演奏時,最重要的仍是彈出的聲音麼,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把音樂本身表達出來。至於表情貧乏還是豐富,這根本就不應在討論範圍內。”
郎朗強調,自己追求的從來都首先是如何把作品詮釋好,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追求諸如表情這種與演奏本身無關的元素。
他說:“去追求自己的特點——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很可笑的。把音樂本身彈好,把曲子的精神和作曲家的動機表達出來,這就是‘特點’了。藝術不是‘設計’出來的,靠的完全是藝術家的自然分析、體驗和消化。”
22日晚的演出效果超出了郎朗本人的預想,還在上半場彈奏莫扎特作品時,台下就有觀眾大呼“Bravo”。而下半場他對肖邦作品的演繹更是奔放不已,停頓處敢於留白,予人無限的想象;湍急處密不透風,讓人血脈賁張。第二天,郎朗又在同一個大廳為音樂學院的學生上大師課。為此,音樂學院專門舉行了一場比賽,只有前三名才能有幸獲得他的親自指點。在俄羅斯文化頻道的相關報道中,這三人之一——來自學院5年級的奧克羅斯茨瓦里澤說,他沒有想到郎朗身上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當我在同一個舞台與他並肩而坐的時候,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我身上也出現了這種能量。”或許,這就是他在上文所提到的,催人前進的“驅動力”,而音樂家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就是他最大的特色。儘管經歷了極其艱苦辛酸的童年,但郎朗的演奏卻永遠帶著積極向上的情緒。如今,他要把這種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兒童能夠更早更好的學習古典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