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網與CCTV攝制組一同“聚焦俄羅斯”- 4

關注
筆者在專題B組工作了幾天後,就被調去了新聞直播組

作者:俄新網記者高懿潔

--直播的戰爭

筆者在專題B組工作了幾天後,就被調去了新聞直播組。其實,"聚焦俄羅斯"攝制組這次除了需要貢獻10集專題片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製作與上合、金磚四國峰會以及胡主席訪俄相關的新聞小專題並進行現場直播。

製片人劉愛民、主持人張羽,外加我們兩個助理--這就是中方直播組的全體人員了。當然我們還有兩個堅實的後盾:CCTV俄羅斯的駐地記者陸彪和王溪。他們在直播中幫了我們不少忙,但畢竟還有繁重的時政報道工作,直播的擔子關鍵還得靠我們四個人自己挑。中國國家領導人並非第一次訪問俄羅斯,但據瞭解,此前大陸媒體還從未在俄羅斯進行過獨立直播。儘管按計劃直播是從峰會開始前兩天一直到胡主席訪問結束,也就是6月13日至18日,但必須在一個多星期之前就開始進行全方位的準備。

首先必須確定直播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這就需要盡可能全面的瞭解莫斯科與葉卡捷琳堡這兩個城市,並且需要在這兩個大事件發生的十天前就盡可能多的掌握它們的相關信息。中國觀眾對莫斯科已經比較熟悉了,但對葉卡捷琳堡卻相對陌生,加上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又是第一次舉辦如此重大的活動,因此我們決定把直播的重點放在後者。至於直播的具體時間,除了要與新聞事件的時間相吻合以外, 還必須兼顧國內的播出時間。大家不要忘記了,北京與莫斯科相差4個時區,和葉卡捷琳堡則有2個小時的時差。儘管葉卡捷琳堡到晚上11點天還是亮的,但凌晨1點還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的中國觀眾就寥寥可數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直播的時間絕對不能佔用每晚9點30分《聚焦俄羅斯》專題片的播出時間。

制定了一份粗略的直播計劃書後,就需要把這份文件遞交到各個相關部門的手中。實際上,除了兩名助理,所有直播人員都已經完成了註冊手續;但直播與普通新聞報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衛星車。直播畫面就是通過車上的設備傳到衛星,才得以在國內頻道播出。由於技術方面的要求,衛星車和攝像機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最多300米。屆時在各國領導人匯集的峰會現場,報道人員能夠處在多近的距離,衛星車被允許停放的範圍是怎樣的,都是棘手的問題。

剛開始四處奔走的時候各個單位肯定是相互推諉,我們的直播計劃也四處碰壁。而拍攝專題片時的一個契機,使我們這些在俄羅斯毫無直播經驗的人看到了曙光。

在採訪梅德韋傑夫總統期間,攝制組結識了總統新聞局的副局長阿列克謝·巴甫洛夫以及他的助手葉弗蓋尼婭。當時這位年輕的副局長就說過,如果攝制組在報道峰會和胡主席訪俄的過程中遇到甚麼困難,可以找他。通過葉弗蓋尼婭,我們聯繫上了新聞局專門負責峰會事宜的顧問瑪利亞·謝爾蓋耶娃。

"要進入國家領導人出席的活動現場,安全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為甚麼衛星車的停放會那麼麻煩的原因。但是,我們會考慮你們的請求,並且打算和貴台代表以及安全部門一起討論你們希望停放車輛的每一個具體地點。據我們所知,你們會在6月9日抵達葉卡捷琳堡,到時我們的先遣部隊會在那兒等著你們,你們抵達之後直接聯繫我就行。"謝爾蓋耶娃在看了輾轉遞到她手中的直播計劃書後,給我們發郵件寫道。

6月10日上午,我們在峰會新聞中心所處的葉卡捷琳堡世貿酒店大廳見到了這位新聞官。在之前的接觸當中,我一直以為謝爾蓋耶娃是35歲左右的資深顧問,沒想到走下樓的居然是一位20多歲青春靚麗的小姑娘,她一身休閒的打扮倒令我們這些身著正裝的人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後來筆者陸續見到了總統新聞局的其他新聞官,包括副局長阿列克謝·巴甫洛夫本人,親眼驗證了製片人劉愛民所說的"年輕的班子"。而且幾乎每次見到他們都是T恤+牛仔褲的搭配,似乎沈重的直播任務到了他們手裡就變得"舉重若輕"了。

謝爾蓋耶娃說,現在攝制組最迫切的任務就是給衛星車在峰會進行註冊,這個手續他們總統新聞局已經幫我們辦理了, 6月14日晚間應該就可以拿到通行證,有可能更早。

當晚9點左右,我突然收到了謝爾蓋耶娃的短信:"娜佳!直播組名單的最後兩個人沒有註冊!現在註冊還來得及,要盡快行動!"其實名單上的最後兩個人就是筆者本人和另一位助理趙菲。因為按照官方程序,峰會網站的媒體註冊入口早在5月1日就關閉了,而我們這兩位助理是5月末剛剛進入節目組的,對於來不及註冊這個事實我們早有心理準備。這時聽說還有希望,對整個直播組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第二天上午,在謝爾蓋耶娃的指點下,兩名助理的註冊信息成功上交。

隨著峰會的一天天逼近,我們瞭解的信息越來越詳盡,直播計劃也必須跟上這個節奏。筆者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的電腦里存了多少個版本的直播計劃;也數不過來,向多少個相關單位發送了這份計劃書。

6月11日,我們擬完了修訂版的直播計劃書,並在晚間通過中國駐葉卡捷琳堡領事館照會的方式送到了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技術製作部第一副主任塔烏別的手中。

俄羅斯國家廣播電視台(VGTRK)是此次峰會的指定直播單位,列昂尼德·塔烏別是VGTRK負責峰會事宜的全權代表,他已經71歲了,在俄羅斯傳媒界是個德高望重的人物。

"我在電視行業乾了47年",塔烏別看著計劃書上領事館的紅章子,半開玩笑說道,"還是頭一次收到這麼正式的申請。"

塔烏別說,他去過中國好幾次了,去年奧運期間也去了北京進行直播,中國人的好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了這份計劃書後,塔烏別立刻就拿出了總統新聞局的一份聯絡人名單。

"安德烈·謝列德尼亞科夫是負責凱悅酒店(上合峰會主會場)的,安娜·拉耶夫斯卡婭--謝瓦斯季亞諾夫私宅(金磚四國峰會主會場),亞歷山大·瓦西里耶夫專管機場。他們都是我的好孩子。娜佳,快把這些電話記下來。"

"憑我的經驗,這裡邊兒難度最大的是機場",塔烏別說著便撥通了瓦西里耶夫的電話,"他剛吃過飯,要知道一個剛吃飽的人心情肯定不會差,所以我們現在找他算是找對了。"不出幾分鐘,這位帥氣的小伙子就滿臉笑容的出現在我們面前。得知我們要在機場直播胡主席抵達葉卡捷琳堡的過程,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這樣一來,可以說葉卡捷琳堡的直播任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製片人劉愛民心中一直懸著的那塊石頭也落下了一半。

6月11日晚,我們在歐洲廣播聯盟租用的衛星車也順利抵達葉卡捷琳堡,他們是從莫斯科一路開車過來的。車上的工程人員一共有7名,領頭的是阿列克謝·伊萬諾夫。他看上去也就30多歲,手底下的工程師個個都比他大,難怪劉愛民會在採訪手記里寫道:

"俄羅斯不是一個重視論資排輩的國家,在許多部門裡,常常發現當頭的是年輕人,乾活的是老員工,只要你是優秀的。"

這個阿列克謝也是個很有性格的人,據他說,他曾經有次穿著涼鞋就跑去巴西總統府直播了。"其他人最起碼都穿著牛仔褲,不過我穿著沙灘褲就去了。"他說道。

別看生活中不拘小節,伊萬諾夫在衛星車上指揮起來還真是有板有眼,那些老工程師們都聽他的。

我們瞭解到,由於兩輛衛星車的其中一輛在峰會開始後就必須供CCTV時政報道組傳片子專用,直播組還需要第二輛麵包車直播設備。伊萬諾夫很快就搞定了這第二輛車。誰知就在胡主席抵達葉卡捷琳堡的當天上午,他告訴我們說:"我昨天晚上10點半接到一個電話,出租公司說我訂的那輛車今天來不了葉卡捷琳堡了。我現在又找了一輛車。"

我一下子急壞了,心想這輛車是鐵定進不去機場了,但還是打算嘗試一下,於是讓伊萬諾夫趕緊把新車和司機的信息報給總統新聞局的瓦西里耶夫。所幸的是,這位新聞官及時聯繫負責機場的國家安全局官員,把新換的直播車報了上去,才使直播設備在衛星調試前一樣不落的進入停機坪。

當天我們在停機坪"踩點"的時候,接待我們的是機場的一名工作人員,他也非常負責,下午我們和直播車一到機場,他就鄭重的說:"現在要告訴你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胡錦濤的航班又要提前半小時抵達,也就是說,不是8點,而是7點半降落。"

當筆者問道如何稱呼他時,他謙虛的回答道:"您叫我阿列克謝就行了。"一旁的劉愛民笑了:"您已經是我們這次遇到的第3個阿列克謝了,你們叫阿列克謝的都是好人。"

胡主席抵達葉卡捷琳堡之後,對我們來說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攻克凱悅酒店和謝瓦斯季亞諾夫私宅這兩個堡壘了。總統新聞局告訴我們,15和16號峰會舉行的這兩天,兩個主會場方圓500米以內全封閉式隔離,除了VGTRK的直播車,不允許任何單位在這個範圍內直播,這是俄羅斯安全總局和警衛總局一致做出的決定。

這個時候,塔烏別又幫我們做了最後的努力,他當著我們的面撥通了總統新聞局局長安德烈·齊布林的電話:"老兄,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俄羅斯電視台是唯一在天安門進行直播的外國媒體,所以這次也勞煩你給CCTV破一次例。"

齊布林說,他們早就把CCTV的請求轉達給了強力部門,但500米的距離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安全部門共同商議的結果,他實在愛莫能助。

儘管沒有如願以償,我們仍然非常感激塔烏別。"您真是個善良的人。"劉愛民說道。

這位鶴發童顏的老人回答說:"關鍵不在於善良,關鍵在於我是個有經驗的人,你們現在遇到的麻煩,我在我47年的電視生涯中遇到過太多次了,我能憑自己的經驗給你們建議,但是很抱歉,結果還是不盡人意。"

6月15日開始,直播組把營地扎在了新聞中心,在此期間,我們又得到了塔烏別的多次幫助:通過VGTRK的直播單,我們能夠瞭解峰會進展的最新預告;而他們所提供的公共信號則大大豐富了直播畫面。我們還在Stand-up工作台設置了一個簡易的演播室,張羽每天就在這裡向國內觀眾介紹峰會的最新進展。

在直播中,前方記者是整個報道組的窗口,是後方主持人以及觀眾的紐帶。張羽就扮演了這樣的一個角色。為了給在莫斯科進行拍攝的專題組做串場,他是在6月11日結束了和宇航員的"天地對話"後才趕來葉卡捷琳堡的。俄方媒體人謝爾蓋說:"我看你們三個組恨不得把張羽給吃了,最好再克隆倆出來,每組擱一個。"

直播的工作節奏是非常快的,很多信息幾乎是實時報道。往往是直播馬上就要開始了,助理們還在新聞中心蒐集信息。張羽在演播室試耳機試話筒,筆者就在一旁翻譯這些最新信息,基本上都是在直播前的最後一刻把翻譯完的手稿遞到張羽手中。

6月16日完成金磚四國的最後一場直播,我們又馬不停蹄的趕往機場。當天晚上11點多回到莫斯科,第二天一早8點又要馬上開始在無名烈士墓的直播。

協助我們在莫斯科直播的是總統新聞局的另一位美女安娜·蘇達莫耶娃。6月17日晚上7點多的時候,大劇院的中俄60週年建交慶祝大會已經開演了,蘇達莫耶娃還陪著直播人員在劇院門口吹風,我們問她為甚麼不進去看演出,她說她擔心一會出甚麼差錯,要看著我們直播開始才能放心走開。

6月18日莫斯科友誼商城的"中國民品展銷會"給的直播划上了句號。CCTV也成為這兩個事件中現場直播最多的外國媒體。筆者過去雖然在不同的電視台都有實習經歷,但接觸直播還是頭一回。經過這些天來一連串的"戰役",我才知道,短短幾分鐘的直播,需要多麼漫長的準備工作,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前前後後協調。儘管筆者現在已經脫離了"聚焦俄羅斯"攝制組,但在這裡仍想代表CCTV向所有在拍攝中幫助過我們的俄羅斯人表示感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總統新聞局,這個團隊的年齡和辦事效率顛覆了我6年來對俄羅斯政府人員的形象,雙方在這個過程中的接觸是中俄60年友誼最真實的體現。(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