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授予兩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稱號

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俄科學院副院長和俄中友協名譽主席齊赫文斯基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稱號

俄新網RUSNEWS.CN莫斯科6月5日電 記者劉乾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涅基別洛夫院士和俄中友協名譽主席齊赫文斯基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稱號。6月5日在俄羅斯科學院舉行的儀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偉光向兩位院士頒發了榮譽證書。

王偉光在致辭中說:"學部委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高學術稱號,是對學者學術成就和學術地位的肯定。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外國學者榮譽學部委員,是為了表彰那些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探求科學真理、引領文明進步、致力於文化交流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專家和學者。"他強調,涅基別洛夫院士和齊赫文斯基院士在各自學術領域的研究中,以及在推進中俄兩國的學術交流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獲得該榮譽當之無愧。

王偉光還表示,近些年來,中俄關係呈現出空前強勁的發展趨勢,在政治互信、經貿合作、戰略協作不斷擴大和深化的同時,文化和學術交流也在不斷得到發展。他認為,促進兩國學者的溝通和交流,有助於加強雙方在學術領域的合作,推動雙方在學術領域的共同繁榮。

涅基別洛夫院士在致辭時說,俄羅斯科學院一直重視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家的交流。他強調,學術交流的加強是俄中兩國關係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涅基別洛夫表示,俄羅斯科學院將進一步加強同中國社科院在社會、經濟、人文等領域的合作關係。

齊赫文斯基院士在致答謝辭時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授予他榮譽學部委員稱號,是對他多年以來工作的肯定。作為蘇中俄中關係發展的見證者,齊赫文斯基回憶了蘇中建交和新中國成立時的情景。

在回答俄新網記者提問時齊赫文斯基院士表示,俄中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進行的合作,證明兩國領導人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他認為,俄中關係的發展還處在上升階段,兩國青年人應該為雙方合作的繼續發展做出貢獻。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刑廣程、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科技處參贊虞民鐸等出席了榮譽證書頒發儀式。

附:

涅基別洛夫院士簡介

亞歷山大·德米特里耶維奇·涅基別洛夫1951年11月16日出生於莫斯科,畢業於莫斯科大學經濟系,現為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2001年至今)、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97年至今)。2005年底前,曾擔任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

亞·德·涅基別洛夫是著名的經濟學家,發表過200多篇學術作品,2本專著。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政治經濟學,前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轉型研究,經濟體制運行和管理理論及其比較研究。在俄羅斯經濟改革時期,涅基別洛夫院士提出了對待改革的一系列觀點,強調進行改革的同時要使社會和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點。涅基別洛夫院士長期關注俄羅斯正在形成的經濟體制的扭曲和變形問題,並提出了旨在消除這些扭曲和變形之處的建議。

涅基別洛夫院士擔任的其他職務還包括:莫斯科大學下屬莫斯科經濟學院院長、俄羅斯聯邦總統科學、技術和教育委員會主席團成員、俄羅斯聯邦政府競爭力和企業委員會成員等。

齊赫文斯基院士簡介

謝爾蓋·列昂尼多維奇·齊赫文斯基1918年9月1日生於彼得格勒(現聖彼得堡)。畢業於莫斯科東方學研究所和蘇聯科學院太平洋研究所。歷史學博士,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主席團顧問,俄羅斯歷史學家全國委員會主席,俄中友好、和平和發展委員會俄方委員,俄中友好協會名譽主席和俄羅斯漢學家協會名譽主席。

1938~1957年、1967年起任蘇聯外交部工作人員。1939~1940年駐烏魯木齊副領事,1946~1949年駐北京總領事,1949~1950年駐華大使館參贊。194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齊赫文斯基以蘇聯駐北平總領事和蘇聯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的身份,參與了蘇聯承認新中國政權的全部過程,並受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的邀請,參加了十月一日的開國大典。1969~1970年為中蘇邊界談判蘇聯代表團團員。1999年10月1日,應邀登上天安門觀禮台,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50週年紀念日慶祝活動。曾在英國、日本及聯合國從事多年外交工作。

1957~1961年蘇聯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研究人員,1959年起任該所所長。1962~1964年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經濟研究所室主任,1964年起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所長。1980至1986年任蘇聯外交部外交學院院長。蘇聯和俄羅斯國家獎金獲得者。

作為俄羅斯成就卓著的歷史學家、俄羅斯中國近代史和俄中關係史研究的領銜學者,齊赫文斯基在60餘年的學術生涯中發表各類研究成果500余篇,專著10余部,其中許多著作及文章被翻譯成各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國。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