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王列傳 伊凡三世(8)

關注
1503年,伊凡三世突然中風癱瘓,只好提前讓出大公王位。兩年後伊凡三世逝世

作者:俄新網記者黃軼男 

戰爭開始後,莫斯科在南方的盟友克里木汗國全力而出,極大程度上促成了莫斯科在軍事上的成功。烏克蘭各個城邦的大公們懾於莫斯科和克里木汗國雙重打擊的威脅,紛紛向莫斯科宣誓效忠,甘願成為莫斯科大公國的藩屬。

正當伊凡三世躊躇滿志,只待揮鞭斷流的時候,索菲婭策劃的一場陰謀迫使他把注意力再次轉向王儲的廢立問題上。

這個時候王儲德米特里已經十五歲。索菲婭和長子瓦西里認為不能讓德米特里做大,必須要把德米特里除掉,這樣才能為瓦西里成為王儲掃除障礙。索菲亞和瓦西里聯絡了一些貴族,策劃在近期內找機會除掉德米特里。但是這些貴族們有很強的本土思想,他們一向認為索菲婭是外人,而索菲婭在嫁入莫斯科時曾許下諾言,她和伊凡三世的子女不得繼承大公的位子。如果現在這些貴族支持瓦西里,就等於是索菲婭前言反悔,而且瓦西里即便即位,從國法和情理上也說不過去。所以這些貴族就把索菲婭和瓦西里策劃除掉德米特里的陰謀洩露給了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聞訊大怒。他先是軟禁了瓦西里,接著就逮捕了索菲婭周圍所有的近臣,將他們處以極刑。面對伊凡三世的雷霆之怒,索菲婭表現得倒很從容,過了一段時間,不知道索菲婭使用了甚麼手段,伊凡三世和她竟然和好如初。

索菲婭繼續為瓦西里的王儲地位暗地裡活動。按照她的囑咐,瓦西里盡一切可能,在伊凡三世面前表現得極為恭順,絲毫不敢有觸逆伊凡三世的舉動。而王儲德米特里,也就是伊凡三世的孫子,卻是一個生性暴躁、舉止粗魯的少年,整日以宴飲狩獵為樂,並且屢屢違背伊凡三世的意志行事,一點看不出來未來國君的影子。莫斯科宮廷內外對這位王儲的治國能力頗為懷疑,很多大臣雖然明裡依舊支持德米特里,但是暗中不免仍憂心忡忡。大家明白,瓦西里實際上完全有資格成為王儲,妨礙他的障礙只有兩個:一是索菲婭當年曾做出過許諾,她的子女不會繼承王位;二是如果瓦西里即位,莫斯科大公國不免將受到以索菲婭為代表的拜佔庭勢力的影響。原本已經有了定論的王儲問題,現在變成了王儲廢立的問題。這個問題困擾了伊凡三世很長時間。暫時瓦西里的表現很讓伊凡三世滿意,於是他下令解除了對瓦西里的軟禁。

就在瓦西里和德米特里叔侄和他們周圍的人為王儲位子爭奪加劇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政治事件的爆發使得瓦西里獲得了莫斯科公國上下的一致支持。

這時候在莫斯科城內抓獲了一伙宣傳邪教的人。在宗教氣氛極為濃厚的莫斯科大公國,只要不信奉東正教就被視為異端,何況信仰偶像崇拜的原始宗教。這伙人被捕後承認,他們活動時間如此之長,範圍如此之廣,完全是因為有貴族在暗中保護的原因。經過追查,這個保護邪教的貴族竟然是王儲德米特里的母親、伊凡三世的兒媳葉連娜!伊凡三世震驚之余,再次大發雷霆之怒,下令廢黜德米特里的王儲身份,將兒媳送入修道院出家,轉而將瓦西里宣佈為繼承人。這個回合的宮廷鬥爭以索菲婭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此後又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伊凡三世在1503年突然中風癱瘓。病重的伊凡三世無奈,只好提前將讓位給瓦西里。23歲的瓦西里成為新的莫斯科大公,也就是新的全俄君主及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

瓦西里即位之後,繼續伊凡三世的開拓疆土的事業。在西線,莫斯科軍隊節節勝利,在同立陶宛戰爭中佔領的土地面積相當於當時立陶宛的三分之一領土。1503年,在丟掉了19個城邦、70多處領地、22個城鎮和13個鄉鎮之後,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向莫斯科求和。雙方再次簽訂和約,切爾尼戈夫、普季弗利、戈梅利、布良斯克等城邦併入俄羅斯版圖。這時的局勢對莫斯科公國極為有利:在西線的正面是要塞斯摩稜斯克,莫斯科軍隊駐紮地距離立陶宛首都維爾諾(現維爾紐斯)400公里處;在北線以諾夫哥羅德為依託,可以居高臨下從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一線自北向南對立陶宛發動進攻。

1505年10月27日,重病臥床的伊凡三世撒手人寰,終年65歲。

伊凡三世在位41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把莫斯科大公國,後期已經是以莫斯科為首都的俄羅斯的版圖擴大了六倍。16世紀初期俄羅斯的西部邊界已經擴展到歐洲,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戈梅利-切爾尼科夫一線的第聶伯河沿岸已經成為俄羅斯的領土,在南方和克里木汗國接壤,俄羅斯的勢力發展到了頓河中下游。俄羅斯的東部邊界在伊凡三世發動的一系列軍事和外交攻勢後,喀山汗國已經完全成為莫斯科的藩屬國,俄羅斯的勢力還越過喀山汗國,抵達彼爾姆一帶的烏拉爾山區,再向東就是西伯利亞汗國的領地。在北方,當諾夫哥羅德併入俄羅斯版圖後,莫斯科的勢力也隨之擴張到和瑞典相鄰的卡累利阿地區。這樣,在瓦西里三世即位時,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已經和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下的歐洲不相上下,成為東歐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歐洲的東西兩個不同文明的劃分已經初現倪端。

伊凡三世的外交成就和其軍事成功相伴而行,外交成就對俄羅斯國家的發展發揮了軍事力量無法達到的長遠和巨大的影響。首先莫斯科沒有附和羅馬教廷以拯救基督教的名義,建立反土耳其聯盟的提議,反而和奧斯曼土耳其保持著良好的經貿關係,這保證了俄羅斯在黑海沿岸的貿易順暢;接著和立窩尼亞騎士團控制下的漢薩同盟簽訂貿易協定,充分發揮了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等城邦對外貿易的優勢,保障了俄羅斯商人們在波羅的海沿岸通商的順暢。此後伊凡三世利用北歐諸國對抗北方強國瑞典的心理,又和英國支持下的丹麥簽訂通商貿易協定,並使用軍事手段,一再削弱立陶宛和立窩尼亞騎士團的實力,逼迫立窩尼亞放棄漢薩同盟,奪得了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從而把曾經稱雄一時的立陶宛變成莫斯科對外交往的一個棋子。

和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各個王國、羅馬教廷、克里木汗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遠鄰保持的良好關係,使得對外貿易蓬勃發展,為俄羅斯帶來了巨額財富,這是俄羅斯得以鞏固發展的重要外部保障。

最為重要的是,莫斯科大公國擺脫了長達240餘年的異族統治,獲得獨立。獲得新生的莫斯科以東羅馬帝國繼承人的身份登上了國際舞台,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征服了以莫斯科為中心,方圓千里的廣闊領土。這個15世紀初期還是東歐平原上偏安一隅的大公國,在16世紀初期一躍成為歐洲地區不可忽視的重要政治力量。(完)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