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族政協委員盧尼奧夫接受俄新社記者專訪

關注
有意思的是,參加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中還有兩名俄羅斯族人(俄羅斯族在中國是少數民族)

俄新網RUSNEWS.CN莫斯科3月5日電 這些天來中國倍受關注的當然要數"兩會"。這很自然,要知道在每年一度的兩會上要討論國家發展道路、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還要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

參加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代表著中國社會最廣泛的居民階層。有意思的是,參加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中還有兩名俄羅斯族人(俄羅斯族在中國是少數民族),他們分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俄羅斯學校校長盧尼奧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和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金莉。

盧尼奧夫·尼古拉幾年前曾任上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曾在北京接受俄羅斯記者獨家專訪。今天,我們請讀者解讀一下那次採訪的內容,也許這有助於讀者們瞭解中國俄羅斯族的現狀。

盧尼奧夫·尼古拉是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一所俄語中學的校長。他說,現在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人主要居住在邊境地帶,如新疆-伊犁、阿爾泰和塔爾巴哈台等地。他說:"中國經歷過三次俄羅斯移民潮:第一次還是在沙俄時代,那時俄羅斯移民主要從事貿易;第二次浪潮是同紅軍戰敗後潰逃到中國境內的白軍;第三次浪潮是1932年至1933年間蘇聯實行集體化時幸存下來的農民。"

盧尼奧夫·尼古拉表示,大多俄羅斯族人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最初幾年後回到蘇聯,或者輾轉去了澳大利亞或美國。

中國現在剩下的俄羅斯族人不多,他們主要是第三次移民浪潮的後代,由於跨族婚姻而在中國扎根。

盧尼奧夫·尼古拉的爺爺出生在西伯利亞,在那裡長大成人,1932年來到中國。 他本人就是在中國出生的。他說,"我們這個姓氏在中國存在的歷史已經有70多年了"。

20世紀30年代,中國西部形成了俄羅斯族人大群落,那裡的人形形色色,有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

盧尼奧夫·尼古拉說:"我們語言是混合性的。我1993年去過俄羅斯,有人說我有口音,我不辯解,因為這是各種方言和語言融合的結果。我們出生在中國,並在中國長期生活。這裡是我們的故鄉。"

根據中國官方資料,現在中國全境一共居住有大約1.35萬名俄羅斯族人,他們都擁有中國國籍。20世紀初期俄羅斯人數曾經增至幾萬人的伊寧,現在僅剩下了幾百人。中國的俄羅斯族人主要生活在新疆維爾族自治區(6000至7000人)以及內蒙古的海拉爾市。

盧尼奧夫·尼古拉說:"兩會上,我們討論最多的是怎樣加快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少數民族聚居的邊境地區目前還落後於中國東部發達省份。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