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冕的受難者

關注
1918年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告知城裡出現動亂,需要暫時到地下室去躲避一下 []

  [歡迎評論]

作者:俄新網記者黃軼男

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葉卡捷琳堡郊區的一棟房子里,被關押在此的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叫醒,他們被告知城裡出現動亂,為了他們的安全起見,需要到地下室去躲避一下。尼古拉二世抱著幼子阿列克謝,領著妻子和四個女兒來到地下室。隨即,11名荷槍實彈的肅反委員會(契卡)的士兵進入地下室。末代沙皇全家就在這個地下室被處決。當時肅反委員會如何宣告判處末代沙皇全家死刑以及行刑過程,有多種說法,現已不可考證。無論如何,尼古拉二世之死在很大程度上象徵了君主制和東正教俄國的滅亡。在那個動蕩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和俄羅斯國內戰爭中,俄羅斯有數十萬的人失去了生命。末代沙皇全家遭到槍殺的事件很快就被淹沒在歷史風雲中。

自尼古拉二世執政以後,先後派兵入侵中國、在俄日戰爭中戰敗、鎮壓民眾示威而獲得了“血腥的尼古拉”的名頭、鎮壓1905年革命、強行解散國家杜馬、皇后干預國家政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各階層對沙皇統治的失望達到了頂點。當尼古拉二世頒布退位詔書以後,又徹底失去了俄國貴族階層和軍隊的支持。在尼古拉二世全家遇害之後,俄國民眾的反應也是較為冷淡。據科科夫佐夫公爵當時的回憶,當沙皇全家被槍殺的消息傳出以後,在街上沒有看到人們有一絲憐憫和同情。有人在街上大聲宣讀關於處決沙皇的報道,聽眾不時報以無情的嘲諷和攻擊......

如果去掉尼古拉二世頭上的皇冠,作為一個普通人,周圍的人評價尼古拉·羅曼諾夫是一個出色的丈夫,熱愛自己的家庭,他本人受過良好的教育,非常有教養,對人誠摯。起初俄國人對尼古拉二世的愛戴除去個人因素以外,自然源於對羅曼諾夫王朝的愛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的1913年,當俄國隆重紀念羅曼諾夫王朝秉政300週年時,俄國人還對尼古拉二世崇拜備至。當沙皇全家巡遊至諾夫哥羅德附近的一條河時,兩岸民眾居然紛紛跳入河中,以與沙皇同處一條河為榮,更有人當時將河水裝在容器里作為紀念。

在沙皇重用拉斯普京、皇后開始插手國家政治之後,俄國朝野就對沙皇的政策有眾多非議。首相斯托雷平的改革雖初見成效,最終也因為斯托雷平遇刺身亡而夭折。面對朝野上下的眾多非議,沙皇竟然下令解散國家杜馬。一戰期間,為了鼓舞軍心,末代皇后曾到前線做過志願護士。前線的士兵卻普遍認為,皇后是德國人派來的間諜,特意把她安插在沙皇身旁。如果士兵接受皇后授予的聖喬治勳章,這是不祥徵兆,以後肯定要在戰爭中喪命。而末代皇子阿列克謝患有一種罕見的血友病,當皮膚表面出現創傷時,就流血不止,傷口不能自動愈合。當時就有人散布消息說,300年前在羅曼諾夫王朝秉政之初,曾殺害前朝偽季米特里二世年幼的兒子,現在遭到報應了。

在今天的俄羅斯,每到7月17日就有很多人紀念遇難的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對於虔誠信仰東正教的人來說,為殺害末代沙皇,整個俄羅斯民族都要為此付出沈重的代價。在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80年後的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的遺骨在聖彼得堡隆重下葬。2000年8月20日,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東正教教會領導人聚集在莫斯科基督救世大教堂,俄羅斯東正教教會正式將尼古拉二世全家追封為受殉聖徒。

當年沙皇全家遭到槍殺的那棟房子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人們在那個地方蓋了一座教堂,用以紀念尼古拉二世一家。這也是對那段歷史的一個紀念。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