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巴赫衝突始於1988年2月,當時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區宣佈退出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1992年至1994年的武裝對抗中,阿塞拜疆失去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區和7個周邊地區的控制。1992年起,以俄、美、法三個聯合主席國為首的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開展和平調解衝突的談判。阿塞拜疆堅持保持領土完整,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並非談判方,亞美尼亞主張保護這個未受承認的共和國的利益。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在與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會晤時表示,阿方掌握了能夠證明亞美尼亞利用法國和美國雇傭兵的圖片和錄像。
俄國防部發佈消息稱,六架載有俄維和人員的伊爾-76飛機已前往納卡地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埃里溫11月10日電 亞美尼亞議員伊韋塔•托諾揚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反對黨「亞美尼亞繁榮黨」正在收集簽名召開議會緊急會議,以便取消埃里溫方面參與納卡問題新協議。
亞美尼亞國防部發佈消息稱,亞軍隊將從11月10日5時起將執行有關在納卡停止軍事行動的三方協議條款。
俄羅斯國防部發佈消息稱,俄羅斯從莫斯科時間6時起在亞美尼亞軍隊撤出的同時已開始在納卡部署維和人員。
亞美尼亞反對黨「繁榮亞美尼亞黨」議員伊維塔·托諾揚參加了亞美尼亞政府大廈附近的抗議聚會,她在會上表示,數小時前,反對派要求總理帕希尼揚辭職。
衛星通訊社亞美尼亞分社報道稱,抗議者在埃里溫痛毆亞美尼亞議會議長阿拉拉特•米爾佐揚。
亞美尼亞方面向衛星通訊社表示,該國總理帕希尼揚表示,沒有其他出路,除了簽署納卡聲明。
未獲國際社會承認的納卡共和國安全會議秘書薩姆韋爾•巴巴揚表示,他曾試圖阻止簽署停火聲明。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表示,巴庫方面認為,亞美尼亞亞美尼亞簽署了一份關於停止納卡地區軍事行動的文件,從本質上講是投降了。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稱,根據納卡問題三方聲明,沿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接觸線和沿拉欽走廊部署1960名軍人的俄羅斯維和人員。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稱,根據所通過的三方納卡問題聲明,亞美尼亞須於11月15日前向阿塞拜疆歸還克爾巴賈爾地區,在12月1日前歸還拉欽。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納卡衝突不存在武力解決方案,莫斯科不同意安卡拉有關此問題的看法。
阿塞拜疆外交部發表聲明,承認阿方意外擊落俄軍的一架米-24直升機,向俄方道歉並表示願意賠償。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表示,阿軍隊節節勝利,在納卡7個地區又取得對近50個村鎮的控制權。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少將表示,俄米-24直升機是在戰區以外亞美尼亞上空被擊落的。
未獲國際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總統阿拉伊克·阿魯秋尼揚表示,戰鬥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衝突地區整個接觸線打響。
未獲國際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總統新聞秘書瓦格拉姆∙波戈相表示,阿塞拜疆部隊已經逼近斯捷潘納克特。
阿塞拜疆總檢察院新聞辦11月9日發佈消息稱,納卡衝突升級以來,阿塞拜疆平民的死亡人數已達到93人,受傷407人。
阿塞拜疆國防部宣佈,亞美尼亞軍隊在納卡軍事衝突區一些前線地區遭受人員和裝備損失後被迫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