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男帶你揭開“一帶一路”鐵路貨運物流的神秘面紗

© 照片在哈薩克斯坦裝糧食
在哈薩克斯坦裝糧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自從中歐班列開通以來,載著各色貨物的列車高頻往返於中國和歐洲幾十個城市之間,截至今年10月已累計開行近2萬列。雖然在中國境內有不同的起點城市,但通往歐洲的班列大都是沿俄羅斯、白俄羅斯,經波蘭到達歐洲。今天,一位在鐵路物流行業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將帶我們走近中俄鐵路物流一探究竟。

   

中國人在俄羅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人在俄羅斯”節目:你瞭解中俄鐵路物流嗎?
 李赫男從小就跟隨在大使館工作的父母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生活。幾經輾轉,在加拿大讀完大學後又回到了俄羅斯,這個他最為熟悉的國家。他做過貿易,但對支撐貿易的物流業非常好奇,所以轉而從事了物流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近年來中俄貿易逐漸繁榮,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中歐班列將貨物運往俄羅斯和歐洲。那物流公司是怎樣通過中歐班列運送貨物的呢?李赫男告訴我們:

“現在中國政府是很支持‘一帶一路’的,所以很多貨物搭班列是有一定市場優勢的。所以中俄兩國鐵路物流很多都會試著搭上這個班列。大家能瞭解到的班列一般都是公共班列,可以拉很多客戶的貨,組成一列,發到對大家都就近的一個點,然後再繼續運輸到門。除了公共班列,當然還有專列,專列是給單一客戶設計的。基本上一列只拉一個客戶的貨,也是為了能保證大客戶的運輸時效和整體成本。所以這些班列的終點和起點都是以客戶和貿易為主,市場情況甚麼樣,運輸也跟著變動。”

     提到鐵路運輸,大家會認為,這就是用火車把貨物從A點送到B點,有甚麼複雜的呢?這恐怕是對物流業最大的誤解了。李赫男告訴我們,鐵路物流可並非這麼簡單,從在發貨地的裝載、汽車運輸,到鐵路怎樣轉運、途經國家都有哪些不同的運輸標準,以及卸載、倉庫管理,再向批發商和零售商配送,裡面的學問大著呢。好的計劃性能夠使物流的設計更為優化:因為首先,鐵路本身的計劃性就很強,客運和貨運的安排都要嚴格遵守規定;其次,物流公司和貿易公司若能有長久的合作關係和供貨計劃,也會給物流公司整體運輸的設計帶來便利。如果沒有好的計劃,對途經國不夠瞭解,往往會出現運輸不暢的問題。他說:

“整體運輸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大部分是因為從中國到歐洲會穿越很多國家,每個國家的鐵路規定是不一樣的。這種信息不對稱會使大家容易忽略掉一些細節,說白了就是想當然,感覺是中國鐵路的規則、需要的文件和規定,都跟國外是一樣的。”

     在中俄鐵路運輸方面,李赫男雖然年紀不大,但可謂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了。他說,由於文化差異,雙方之間的溝通常常會出現不順暢的情況。因為自身的成長經歷,使他既瞭解中國文化,也熟悉俄羅斯文化,在交流過程中能夠很快地明白雙方的需求,順暢的溝通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他說,不同國家間的文化差異常常造成合作的障礙。

“目前在物流市場能站得住腳的公司,都是與當地(國外)一些企業合作。當然,初期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畢竟大家是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和生長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先考慮和後考慮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想做好國際項目也需要克服這個問題。”

     他說,由於時差原因,和俄羅斯夥伴打交道需要加班到很晚,上午反而比較輕鬆。而節假日的不同則造成了中俄物流的季節性特點:每年的第一季度業務最少,因為俄羅斯的新年和中國的春節都集中在這段時間;第四季度最為繁忙,因為人們想要在假期和節日來臨之前把運輸任務安排妥當。此外,個別貨物也有自己的淡旺季:

“比如說俄羅斯的板材,砍伐區都是在一些沼澤地區,所以一般會等冬天的冰凍上了,溫度夠低了,車能軋過去了,才開始砍伐。”

     中國和俄羅斯基礎設施的不同也對物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比如,兩國鐵軌寬度不同,無法實現火車的無間斷運輸。貨物經運到中國邊境城市後,需先卸載,轉到俄列,再繼續俄羅斯行程。
李赫男告訴記者,在一線工作久了,就逐漸瞭解中俄物流的一些特點。比如,從中國運往俄羅斯的多為成品,是比較輕的貨物,行業術語叫“拋貨”,而俄羅斯運往中國的則多數是原材料,重量比較大。“拋貨”一般用40尺的集裝箱運輸,而重貨則需要用20尺的集裝箱。這樣就造成了往來集裝箱規格不同的問題。而且也不容易處理,就地賣出?還是裝運其他貨物再運回來?由於具體情況不同,每個物流公司的做法也不同。

“為解決載具回不來的問題,物流上一般會互相合作。打個比方,拿40尺櫃運到莫斯科,卸下來以後,裝上別的貨,然後運到一個港口,卸下來,搭一段船,再回到中國。就是用更繁瑣的運輸路線把集裝箱運回國內。當然,也有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把集裝箱賣掉,或者賣成廢鐵。整體集裝箱的運轉路線是一個非常值得去設計的事情。如果你的集裝箱能夠完全閉環地運進來,每一段都是重箱(即帶著貨的集裝箱)運輸的話,是非常大的市場優勢。”

     國際物流是一個非常複雜、需要多方協調的行業。如今,為避免發生錯誤,提高國際運輸效率,智能化物流便應運而生。所謂智能化物流,就是利用智能化技術自動解決物流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實現自動化運作和高效率管理。那麼,它有哪些優缺點呢?

© 照片在哈薩克斯坦裝糧食
李赫男帶你揭開“一帶一路”鐵路貨運物流的神秘面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在哈薩克斯坦裝糧食

李赫男說:

“想做好這種國際業務,長期平穩運轉的話,需要把業務數據化、自動化。因為國際物流的環節和節點比較多,所以能出問題的節點也比較多。當你把這些能出錯的環節自動化月以後,就會省下一些賠損的費用。當然,自動化本身是一種投資,所以也不能把所有能自動化的環節全自動化了,也是需要去計算的,看每一個環節目前給你帶來的損失也好,或者是整體的運作成本也好,然後再根據目前的花銷來計算自動化以後的回報率。”

     李赫男說,做物流讓他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貨物和項目。有時也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讓人既著急又好笑。

“有一次,接觸到金精礦的運輸,就是金子粉。運送到一個鐵路中轉到汽運的一個車站,(工作人員)沒操作過這種貨,當一列貨到了的時候,他們就直接把貨卸到土上了。收貨人就很著急了,因為這種非常貴重的貨跟泥土混合在一起之後,整體後面的加工就會受影響。有任何損耗(的話),價值都是很高的。當時挖上來多了三車的貨,說白了就是三車的土,寧可多挖點地,也不能丟下任何金子。”

     貿易和物流是兩個緊密相連又相輔相成的行業。但術業有專攻,往往對彼此的業務內容並不瞭解。貿易從業者會把物流想得過於簡單。李赫男說,物流是一種服務行業,它有這樣一個特點:服務的好壞在初次接觸的時候是無法判斷的,而所謂好的服務,意味著物流過程中不出差錯,也就是服務的對象感受不到物流公司的服務。因此,若想提供優質服務,物流公司要有能力瞭解每個國家、每個運輸節點不同的規定與操作方式,能夠有效利用智能化物流,設計出最佳運輸方案,來保證整個環節的流暢和高效運轉。
     李赫男認為物流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行業。他不僅喜歡和同事們在辦公室討論如何優化運輸方案,也喜歡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到實地去考察。作為一個既熟悉俄羅斯文化又熟悉中國文化的專業跨國物流人才,他的理想是能夠跨越文化障礙,幫助更多的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