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sputniknews.cn/images/103082/21/1030822151.jpg
Sputnik 中國 – 新聞,評論與廣播
http://big5.sputniknews.cn/i/logo.png
Sputnik
http://big5.sputniknews.cn/i/logo.png
http://big5.sputniknews.cn/science/202101191032914795/
科學家使用基因研究成果使一隻脊髓損傷小鼠恢復了活動能力。相關研究發佈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脊髓的神經細胞可能因為受傷遭到破壞,比如脊柱骨折。神經細胞無法自行恢復,因此,在折斷處下方,癱瘓和麻木會伴隨人終生。
科學家製造出一種病毒,可以深入細胞並在細胞內建立起需要的基因(這是基因治療中的常見療法)。
要將這種病毒加入控制脊髓的神經元和神經元突起很難,因為那些神經元位於腦幹深處。所以,生物學家將這種「間諜病毒」植入皮層神經元,它們的突出會與脊髓重要的神經元結合。在病毒的作用下,皮質神經細胞能產生超白細胞介素-6(hIL-6),超白細胞介素-6順著神經元突起進入在脊柱折斷時受損的脊髓神經元,並促使它們恢復。
治療後,脊椎中的神經通路得以恢復,四肢也不再麻木。研究者希望,這項技術能為癱瘓人士提供及時幫助。
所有評論
顯示新評論 (0)
在回復(顯示評論隱藏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