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Sputnik 多語種網站
登錄
註冊
退出
03:11
2021年03月08日
抗擊肺炎
中國
俄羅斯
俄中關係
政治
經濟
軍事
社會
科技
娛樂
體育
廣播
多媒體
中俄科技創新年
你好,俄羅斯
面對面
中國人在俄羅斯
莫斯科-北京雙城之聲
照片
信息圖形
視頻
簡體
繁體
直播 :
搜索
covid-19
累計確診:
累計治癒:
累計死亡:
JHU CSSE
科技
22:53 2017年11月28日
科學家:蚯蚓或可在火星土壤中存活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對火山土進行研究後發現,蚯蚓或可在類火星土壤中存活,甚至可以繁衍後代。相關報告發表在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Phys.org)上。
22:21 2017年11月28日
消息人士:「流星-M」2-1衛星及其他18顆微型衛星成為太空垃圾
俄航天領域消息人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聯盟-2.1B」火箭搭載「流星-M」2-1氣象衛星以及其他18顆微型衛星從東方航天發射場升空,衛星沒有進入預定軌道,成為太空垃圾,近期將確定它們的坐標位置。
21:31 2017年11月28日
23所中國大學躋身《泰晤士報》物理科學專業排名榜單
23所中國大學躋身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物理科學專業排名榜單。
17:42 2017年11月28日
俄羅斯又一科學家入選2017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官網28日公佈了2017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根據名單,共選舉產生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其中包括俄羅斯空間對地觀測領域專家、俄科學院副院長瓦列里·邦杜。
17:00 2017年11月28日
納米革命:量子點保障了醫學突破
無法想象沒有納米技術的現代醫學。科學家不斷地尋找和研發新材料及其使用方法。納米粒子——量子點的大小比人類頭髮的萬分之一還要小,它保障了在診斷學和藥理學里的科學突破。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積極研究在生物醫學領域使用量子點的可能性。
02:59 2017年11月28日
科學家:今天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實屬僥倖
在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文章中稱,現在的地球存在實屬僥倖,那要得益於有一系列的火山超級爆發以及一個覆蓋著整個地球的、大約存在於5.7億年前的巨大「冰盾」融化。
22:07 2017年11月27日
照片
10
救援技術:診斷疾病的最新設備
現代化的高質量醫療需要現代化的診斷工具。先進診斷設備的研發是一個改變傳統身體保養的科學方向。新技術使人體各個系統的診斷更加有效,將醫療設備變為小工具。
19:18 2017年11月27日
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培養世界級生物技術學家和心理學家
自身健康與親人健康是重要的生命價值之一。正因如此,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上述領域的科學發現是全世界的共同趨勢,目的是把人類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提升到新的水平。所以毫不令人驚訝,生物技術和醫學是需求最大和最具前景的職業教育方向。
18:45 2017年11月27日
科學家揭示蒼蠅為何可怕
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和其他7所科研機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小組發現,蒼蠅攜帶的有害細菌比之前想象的多得多。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
14:20 2017年11月27日
專家認為現在就應定義人工智能的工作規則
斯科爾科沃基金董事會主席伊戈爾·德羅茲多夫認為,具有人工智能的系統可能在5年內到處得到普及,而因為這些機器可能成為高度危險的源頭,現在應確定這些系統工作的規則。
20:49 2017年11月26日
俄工貿部長:阿聯酋與俄航天集團公司商定培訓宇航員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曼圖羅夫表示,阿聯酋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商定,為阿聯酋培訓第一名宇航員。
17:02 2017年11月26日
媒體:日本政府希望2020年代讓本國宇航員飛往月球
鑒於日本很可能參與在近月軌道上建造以「深空隧道」(Deep Space Gateway)著稱的模塊化棲息地國際計劃,日本希望2020年代在載人飛行任務框架內讓本國宇航員飛往月球。
16:25 2017年11月26日
俄羅斯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先進
俄羅斯人臉識別軟件開發公司VisionLabs創始人和總經理亞歷山大·哈寧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在未來2到3年內將得到廣泛應用,而15到20年後,俄羅斯全國可能用生物識別數據驗證取代護照。 借助於人臉識別技術和其它生物識別數據,機器比人工確定身份要快得多,也準確得多。
01:38 2017年11月26日
新西蘭製造出首個能夠與選民進行交流的「虛擬」政治家
據CNN報道,新西蘭軟件設計師尼克•格里森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夠成為女性政治家的機器人。
00:33 2017年11月25日
研究:近十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高被引學術論文數量增加2倍
根據經合組織研究報告顯示,2006年至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AI)高被引學術論文數量增加了2倍,佔全球總數的14%,排名僅次於美國。
23:56 2017年11月24日
俄科學家正在為探測月球和火星做準備工作
覺羅斯《消息報》援引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消息報道,俄科學家2020至2024年間將在國際空間站使用一台特製的微型離心機進行科研實驗,目的是為將來探索月球和火星做準備。
21:55 2017年11月24日
媒體:俄企計劃在地球軌道建造航天發射場
據《消息報》報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伊戈爾·科馬羅夫與S7space公司(「C7空間運輸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爾蓋·波波夫簽署了有關計劃修建包括航天發射場在內的多功能軌道體協議。
19:46 2017年11月24日
物理學家用量子模擬來破譯光合作用的機制
來自國家技術研究大學"NUST MISIS",俄羅斯量子中心,卡爾斯魯厄大學和德國美因茨大學的國際物理學家團隊已經掌握模擬可以幫助破譯光合作用機制的過程的模型。有關這個研究的文章已經刊登在了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17:39 2017年11月24日
英國科學家:倫敦陰雨天氣或由煎炸食物引起
英國《電訊報》發佈消息稱,雷丁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和巴斯大學化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煎炸食物時進入空氣的食油液滴會聚積濕氣,形成雲層。
17:29 2017年11月24日
俄中兩國將聯合研發工業用激光器
俄羅斯技術集團24日發佈消息稱,隸屬於該集團的施瓦貝控股公司同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研發用於金屬切削的新一代脈衝圓盤激光器。
更多
新聞
最新
熱門文章
08/03 02:41
瑞士全民公決通過罩袍禁令
08/03 02:17
英國軍方到訪頓巴斯
08/03 02:06
白俄羅斯將從3月底開始批量生產「衛星V」新冠疫苗
08/03 01:48
媒體:里昂市發現一枚二戰遺彈 近4500人疏散
08/03 01:26
媒體:敘利亞哈馬省連環爆炸導致18人死亡
所有新聞
科學家指出肝硬化的異常症狀
王毅:"中俄組合"團結如山 始終是世界和平穩定的中流砥柱
中國今年前兩個月出口總值創紀錄增長60.6% 進口總值增長22.2%
塞爾維亞內政部長:內政部高層官員對總統進行超1500次非法竊聽活動
王毅:海峽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紅線
所有新聞
薦讀文章
多媒體
照片
視頻
信息圖形
約翰·特拉沃爾塔和對抗冠狀病毒的「美惠三女神」:大流行盛行時世界各地的塗鴉
西班牙抗議逮捕說唱歌手的活動仍在繼續
中國長征九號和美國SLS Block 2對比
民意調查
你認為,在現代生活中「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重要嗎?
很重要,「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的風土人情是根基
41.6%
(227)
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重要,比如,想找同鄉作伴侶時
11.7%
(64)
不重要,現在外地就業人口比例很高,區域大融合日益明顯
42.9%
(234)
其他意見評論區見
3.8%
(21)
參與者總數:
546
所有民意調查
很重要,「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的風土人情是根基
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重要,比如,想找同鄉作伴侶時
不重要,現在外地就業人口比例很高,區域大融合日益明顯
其他意見評論區見
所有民意調查
註冊
郵箱
姓名:
密碼
確認密碼
登錄
隱私政策
按"註冊"鍵就意味著確認同意使用你的私人數據和隱私政策。
註冊
*所有帶星標空格必須填寫
請確認您的郵箱以繼續。確認指令已被發送到
好的
密碼恢復
輸入郵箱
請輸入代碼
恢復
登錄
隱私政策
成功!恢復密碼的指令已經被發送到
好的
註冊
您有Sputniknews.cn 的賬戶嗎?
是
不
註冊
您好,
郵箱
密碼
記住我
簽到
我沒有Sputniknews.cn的賬戶
註冊
忘記密碼
隱私政策
好的
註冊
您好,
郵箱
姓名:
下一步
登錄
我有Sputniknews.cn賬戶
好的
刪除賬戶
您確定要刪除您在Sputniknews.cn的賬戶嗎?
是
不
您的賬戶已經被刪除!您可以通過點擊發到您註冊郵箱里的鏈接,在30天內恢復您的賬戶。
關閉
Votre message a été envoyé!
登錄
郵箱
密碼
記住我
簽到
註冊
忘記密碼
隱私政策
其他方式登陸
使用 Facebook 帳號登入
通過Vk登錄
Sign in with Google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