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Expert網站刊文稱,到203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可能會翻一番。在上海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中國主要天然氣供應商中石油宣佈了對未來15年天然氣消費量增長的預測。中石油預測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增加到6000億立方米。在2030年前每年增長最多可達6000億立方米,而到2035年每年將增長6200萬立方米。這是由於中國的目標是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將要求中國在電力生產中放棄煤炭。在中國能源轉型的情況下,將把賭注押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上。中石油認為天然氣是唯一可能增加在中國燃料和能源平衡中所佔份額的化石燃料。《石油經濟學家》稱這家中國國有公司的預測「非常雄心勃勃」,大大超過了國際能源署和英國石油的長期預測。但是,許多分析家認為,應認真對待與中國政府新的五年計劃相關的這些預測。中石油對到2035年天然氣消費量將大幅增長的樂觀預測是針對國內市場。中國預計未來十五年消耗的大部分天然氣將在國內生產。
專家們在接受《共青團真理報》採訪時,談到了中印關係對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性。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的討論中,印度金達爾全球大學 (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什里帕納·帕塔克(音)在回答「印度與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間的分歧是否可以稱為上海合作組織的失敗?」問題時說: 「儘管一些上合組織成員之間存在一些分歧,但該組織對成員國仍然至關重要」。她說,對於中國而言,該組織的有益之處在於確保能源安全、保護其邊界並與歐亞市場建立重要聯繫。對於印度而言,有益處之處在於有機會擴大建立聯繫的機會,與中亞國家發展友好關係,並尋求與俄羅斯這樣的朋友進一步合作的領域。這位印度專家指出,該組織的成員意識到上合組織的必要性,因此「會繼續尋找新的合作方式,同時不介入主權和邊界爭端問題。」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俄羅斯媒體的信息負責)
所有評論
顯示新評論 (0)
在回復(顯示評論隱藏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