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西方國家的第一個條約

關注
它不僅明確規定了俄中東段邊界,而且也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作者:俄新網記者黃軼男

從16世紀後期開始,沙皇俄國的勢力越過烏拉爾山,開始了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殖民過程。從17世紀中葉開始,沙皇俄國和大清帝國在遠東地區多次發生外交和軍事上的衝突。1685年,中國軍隊攻佔了阿穆爾河上的阿爾巴金要塞,要塞中的45名俘虜投降清軍,後其中部分人被押解到北京。就這樣,在中國的首都第一次出現了定居的俄羅斯人。

在此後的尼布楚戰役中,沙皇俄國在軍事上遭到沈重打擊。俄羅斯基於內政外交困難重重,認識到應該同中國建立貿易關係,謀取商業利益,於是積極地與清帝國展開了談判。清政府在同沙皇俄國交涉的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兩國都是大國,不可能用軍事力量彼此壓服。以強大武裝作為後盾,通過談判手段,商定兩國都可以接受的邊境線,才能保證長久的和平。

1689年8月27日,俄中兩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在此後的150年時間里,中國東北邊疆獲得了長久的安寧。

在選擇定居中國的俄羅斯人當中,其實有很多人是皈依了東正教的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他們是散落在貝加爾湖和頓河平原一帶的蒙古人後裔),其中還有一位東正教教士。康熙皇帝把他們還編入軍隊,隸屬鑲黃旗,稱為"俄羅斯連"。阿爾巴金人名為戰俘,實際上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禮遇。他們被安置在北京城東北角的城牆之下,與清帝國八旗官兵一樣領取俸祿,分到了住房和耕地,其中還有人在當地娶妻生子。除此之外,還將一座關帝廟撥給阿爾巴金人,以供祈禱之用。阿爾巴金人當中的東正教教士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將其改為小教堂,1696年這座關帝廟被改建成了索非亞教堂。中國人按照中國習慣,將這座教堂稱作"羅剎廟"。

據1682年成書的《平定羅剎方略》記載,在阿穆爾河和松花江流域,在不同時間向中國軍隊投降或被俘的俄羅斯哥薩克人超過百人。1685年,前期投降、被俘的哥薩克人與阿爾巴金人一道被送往了北京。由於路途遙遠,勞累疾病的原因,阿爾巴金人中只有十幾個到達北京。其中有七戶是哥薩克人:羅曼諾夫(改姓羅)、哈巴羅夫(改姓何)、雅科夫列夫(改姓姚)、杜比寧(改姓杜)、霍洛斯托夫(改姓賀),其餘兩家因沒有後代,姓名不詳。

在北京的阿爾巴金人屬鑲黃旗,雖然有很高的俸祿(每月俸銀13兩,與普通百姓相比還有各種經濟上的特權),但大概是受到了滿洲八旗子弟的影響,花錢如流水一般,最終導致債台高築。加之清帝國賜給阿爾巴金人的妻子以滿人居多,這種親屬關係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阿爾巴金人的生活方式。

隨著阿爾巴金人定居中國,在中國正式出現了東正教的宗教活動。此後經清朝皇帝許可,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俄羅斯東正教使團。1716年4月12日,首位東正教修士大司祭伊拉里翁·列扎斯基抵達北京,成為東正教會在北京使團的首位司祭。在當時的條件下,東正教是維繫阿爾巴金人與俄羅斯文化的唯一紐帶,儘管此後的阿爾巴金人基本上已經被同化,生活習慣與起居與普通中國人並無二至,但是他們仍然與東正教會保持密切聯繫。宗教信仰成為阿爾巴金人未能被徹底同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00多年以前的這段歷史,包括阿爾巴金人的遷徙、《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成為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大國交往的起始階段。《尼布楚條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與西方國家簽訂的平等條約,它不僅明確規定了兩國的東段邊界,而且也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作者觀點不代表俄新社觀點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