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在經濟不出現急剎車條件下打贏貿易戰?

© REUTERS / Jason Lee中國能否在經濟不出現急剎車條件下打贏貿易戰?
中國能否在經濟不出現急剎車條件下打贏貿易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在外部政治與經濟形勢日趨複雜的條件下有必要擴大內需。還在中共十九大期間就談到必須更加關注質量增長而不是數量指標。不過在新條件下重要的是不要出現急剎車。

根據官方數字,中國經濟一季度總體增長6.8%,與去年相比似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然而一些省市的增長指標仍出現了下降,下降幅度較大的,就有天津。它的一季度經濟增長僅為1.95%。而要知道,天津曾一度是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工業品產出增長一季度僅為0.1%,環比下跌2.2%。固定資產投資的形勢更加困難--一年下降了四分之一。

An investor checks stock information on a mobile phone at a brokerage house in Shanghai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報告: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一方面,需要放棄依靠出口與大量投資的舊增長模式,因為它已經沒有任何潛力。另一方面,每一元投入的人民幣的回報率在迅速下降,造成經濟中的不平衡,表現在基礎設施與產能過剩,結果是債台高築,成為銀行系統的沈重負擔。有鑒於此,同債務負擔作鬥爭,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過渡,自然就成瞭解決現存問題的一個舉措。另一問題是,經濟增速下降不應當來得太快。否則這將導致失業率的上升以及居民收入的下降。

許多分析人士至少是自2008年危機以來這十年間一直在預言中國經濟將崩潰。出乎意料的是,這並沒有發生。相反,中國GDP穩步增長。然而這一次感到不安是有理由的,這就是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戰。它將剝奪中國相當一部分的出口收入。不過正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典指出那樣,這一次也還是甚麼也沒有發生。


劉典說:"沒有必要過分預估中美貿易爭端的影響。中國的各項經濟調整,是針對中國經濟的現狀,瞄准中國經濟存在結構性失衡的痛點,所做出的必然選擇。比如說中國正在進行的三大攻堅戰,針對的就是中國經濟中槓桿率高、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短板。中美的貿易爭端只是一個外部因素,沒有這個外部因素,中國依然要進行這些經濟調整措施。而貿易爭端的出現,則成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催化劑。"


實際上還在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之前就談到了有必要讓經濟步入健康和技術含量高的發展軌道。中國已經意識到,現代競爭能力的基礎是掌握高科技。未必誰能拒絕同創新領域領先的國家合作,儘管彼此之間存在矛盾。而這意味著,需要逐步走向創新。


劉典接著說:"中國當前所採取的經濟措施,是進行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簡單追求速度轉向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創新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發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中國外交部:美政策若基於無稽之談則極其危險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外交部:美政策若基於無稽之談則極其危險
同時創新的基礎,據說,不再是出口收入,而是來自內需的收入。原則上也正在建立這種模式。90年代末出生的"千禧一代"進入市場。他們與父輩不同,不願儲蓄。他們認為,需要活在當下和消費當下。這也是為甚麼p2p貸款、小額資助機構以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如此流行。另一問題是,這一市場增長太快。2015年消費信貸規模達19萬億元,而到了2017年9月已高達30.2萬億元。因此,正如劉典指出的那樣,政府必須讓家庭貸款規模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劉典說:"保持居民槓桿率在一個合理區間,有助於擴大內需。但是居民槓桿率過高,會讓居民將一大部分家庭收入用於還貸,反而抑制了家庭需求。按照海通證券11月發佈的報告,中國的居民槓桿率在54%左右,美國(79%)、英國(88%)、歐元區(59%)、日本(58%)等發達經濟體居民槓桿率水平均超過中國。我國的居民槓桿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屬於中等水平。需要說明的是,居民槓桿率在過去10年上升非常快,但是通過中國政府的有效手段,在2017年出現了下降。而合理的居民槓桿率,也給中國擴大內需的行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不過,這位中國專家認為,擴大內需不僅要依靠信貸工具。最近五年平均每年創造1300萬個就業崗位,6800萬人脫貧。城市和農村失業率一直維持在5%的水平,遠低於發達國家。消費價格指數在2%左右。201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二,劉典指出。而這意味著,不管外部形勢如何中國都會依靠自身力量發展。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