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航母如何可能變成“白象”?

© AP Photo / Vincent Yu俄專家:航母如何可能變成“白象”?
俄專家:航母如何可能變成“白象”?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撰寫的關於中印發展航母建造計劃的文章得到了許多中國媒體的轉載。卡申在新材料中回答了公眾討論期間提出的各種問題。他以海軍史上實施大型戰艦製造項目為例來說明問題,並闡明瞭俄羅斯對現代衝突條件下利用艦隊能力的立場。

中國鳳凰衛視網站(鳳凰網)上出現了一篇對我文章最有意思的回應。這篇文章的感情相當豐沛,值得關注,因為它反映了人們對中國海軍未來的相當流行的看法。
從事實角度來看,這篇文章無論如何都無法駁倒我的說法。難以駁倒的有以下事實:中國在獲得蘇聯航空母艦"瓦良格"號時,該艦67%的艦身和機械裝置已經建造完畢。中方還獲得了航母和艦載飛機的大量技術文獻,並從其它蘇聯加盟共和國獲得了幾個艦載飛機樣本。中國前兩艘航母是蘇聯項目的改裝版,而中國首架艦載殲擊機也是在蘇聯飛機基礎上研發的,只是摻雜進了新材料和新技術。

中印航母哪個更強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印航母哪個更強
如果談到印度發展航母的項目,那麼俄羅斯向印度轉賣和出售了蘇聯"戈爾什科夫"號老航母,並與包括意大利在內的許多其它國家一道兒,作為幾個最重要系統的設計商和供貨商,參與了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的製造工作。由於印度人有機會從全世界採購、選擇設備和技術,不能排除印度軍艦的一些性能對中國航母具有某些優勢的可能性。
但更重要的不是鳳凰網文章中的事實,而是文章的語氣。這篇文章的作者和其他許多軍迷一樣,談論航母優勢的方式一如球迷爭辯鍾愛球員的優勢。作者比較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其他細節,就像這裡指的是這個或那個主攻手或者他中頭球的衝擊力一樣。按照他們的邏輯,情況看上去就像是中國航母不過是威望的集中體現、地位的象徵,以及全社會驕傲的對象。如果秉持這種立場,那麼可以忽略主要問題,那就是這種艦船的戰鬥使命。航母首先是一種可以投入戰鬥、取得某些戰鬥行動優勢的工具,毋庸置疑,它經受著被擊毀的重大風險。

有鑒於此,我們回憶起了19-20 世紀海軍歷史上曾經無數次出現過的"白象" (White Elefant)問題。"白象"意味著優勢,擁有這些優勢將帶來極大的威望,但它沒有任何實質益處,因為需要大量花費。這個詞語是英國人發明的。按照他們的觀察,一些亞洲僧人會在寺院中豢養神聖的白象。

"白象" 問題在艦隊發展時通常看起來是甚麼樣的?快速發展的工業大國決定首先建立海洋艦隊。起初,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造象徵海洋霸權的少量極為昂貴的強勁大型戰艦。在不同時期,這些戰艦可能是裝甲艦、無畏艦、主力艦或航母。

這類艦隊的出現激發了居民的愛國情感和熱情的迸發。如果回憶歐洲艦隊的歷史,那麼就連每個偏遠農村的農民都會對新船如數家珍,每個孩童也都曾畫過一幅帶有船艦影像的圖畫。政府自戰爭爆發後意識到,失去這類船艦不僅是個重大的軍事損失,也是重大的經濟損失。從內政角度來說,這將是真正的災難,將導致道德遭到最強烈的破壞,並可能引起國內危機。

一戰期間德國水面艦隊就是這個問題的最典型例子。德國舉全國之力建造的世界第二大軍艦在整個戰爭期間幾乎一直停泊在基地內。它對戰爭進程沒有產生重大影響,也沒能避免德國遭到英國的致命封鎖。因懼怕失去大型艦隊引起的類似問題對二戰時期的意大利、德國、蘇聯,以及戰後一些發展中國家多多少少也具有典型性。
從美國關於中國軍力的科普文章來看,中國航母遠非是令美國不安的頭號對象。美國軍事專家對中國軍力中不怎麼有"威望"或"現代化"的各個方面所予以的關注倒是多得多,比如:海軍水雷武器、柴電潛艇、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反導系統的發展。

敘總統:敘政府不反對俄恢復在塔爾圖斯的軍事基地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德媒:俄“鋯石”導彈對美國航母構成威脅
俄羅斯目前完全是有意識地把建設水面艦隊當作優先方向。這與俄羅斯的地理狀況和所面對的威脅特點有關。俄羅斯不建造比護衛艦更大的艦隻。當然,俄羅斯軍事政治界也討論過建造新航母和其他大型艦隻的主張,但最終推遲了決定。

取而代之的是,俄羅斯在去年年底前添置了更有用的東西--俄羅斯總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所聲明建造的非核戰略遏制系統。排水量為1000噸左右的不大戰艦、柴電潛艇、戰略轟炸機上均部署著大量射程最遠可達4000公里的巡航導彈,有助於俄羅斯幾乎對世界任何地點進行打擊。在此情況下存在從本國境內基地行動而不動用大型易摧毀艦船的可能性。同時,這不妨礙俄羅斯繼續出口與航母建造和運轉有關的設備和技術。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台立場無關)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