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僵屍企業"蠶食1.2%的GDP

© REUTERS / Aly Song/File中國 "僵屍企業"蠶食1.2%的GDP
中國 僵屍企業蠶食1.2%的GDP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應解決沒有效率的"僵屍"國企問題。這些單位,通過新的貸款和國家補貼度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報告中寫道。該報告的作者們強調,解決"僵屍"公司問題,將給中國每年再增加1.2%的GDP增長率。但有專家認為,對於中國來說,國企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他們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斷然採取措施,將帶來社會"爆炸"。

中國領導層對國企改革的必要性心知肚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不久前中共全會上強調,做為結構改革中的關鍵性措施,解決無效國企是重要的。應"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改革派大動作迎十九大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改革派大動作迎十九大
低效國企問題早已存在。但2008年金融危機後,這一問題尤顯突出。當時,政府為支持增長,向經濟領域投入了4萬億人民幣。這相當於當時的12.5%的GDP。為此,中央的投入量要少於總額的1/3,其它部分由地方政府解決。按照法律規定,地方政府無權直接在銀行貸款,為此出台了新的解決方案:各地建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它們是隸屬於地方政府的企業或公司。地方政府將土地和不動產交給這些公司,公司以其作抵押在銀行獲得貸款。貸款撥付給國企,主要用於長期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設施建設。中國政府認為,這些大項目,應帶動很多經濟主體,也就是說,將支持經濟增長。但這些措施又引發企業債務高漲這樣的問題:2017年,債務額超過GDP的170%。

更為主要的,地方政府需取悅中央,而具體官員的工作成績也與其所轄地的GDP增速相關,由此經濟出現了諸多不平衡現象,一些彼此重疊的低效基礎設施項目層出不窮。比如,在兩座相鄰僅100公里的城市建起國際機場,鋼鐵企業生產過剩,房地產市場泡沫湧現。

今年第三季度,GDP年度增長率為6.6%。與此同時,貸款增速卻達到23%。這意味著,一個GDP增長點,要投入更多的貸款資金。此外,項目自身無效,使其成本回收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說,貸款有可能打水漂。

俄媒: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危險發動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媒: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危險發動機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中國目前約有9千家"僵屍"企業。它們正在緩慢蠶食本來就不多的國家預算。另外,根據報告內容,所採取的實際措施僅針對20%此類型企業。IMF認為,債務進一步增長,或將導致國家出現系統性金融危機。但是,國企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負擔,簡單"卸包袱"是不行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這樣指出。

她說:"如果將改革就是將企業完全關閉的話,就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失業。但是我們的政府已經明確提出,就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改革僵屍企業不能‘一刀切',我們處理僵屍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僵屍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盤活':將一些創新產業與傳統產業相結合,激活原來僵化的企業模式。我們能夠看到的最常見的方式是讓傳統製造業和互聯網相結合,即發展‘互聯網+';第二,政府2015年底就已經成立了就業基金,用以解決下崗工人的就業和培訓。未來的企業改革可以避免大批的集群性失業,但是肯定還有一部分人是要轉崗的。因為有些傳統的行業我們已經不需要了,如果要養活傳統產業,那麼新型產業就活不了,未來幾年還是有些艱難的,但是艱難不等於無法解決問題。政府目前非常重視轉崗培訓,而且我們的就業機會還是非常多的,有很多新的崗位都需要人員;第三,我們也在推進企業對口幫模式,例如讓沿海的企業進入一些內陸地區,幫助企業進行改造。"

當然,考慮到此類國企就業人數約佔有勞動能力者的20%,完全解決其轉崗問題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國企改革還將舉步不前。再有,國家也不能讓GDP增速急劇放緩,因此,經濟還將像以往一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貸款。似乎,這種機制還可以運作。但有專家認為,這種方式是"命在弦上"。比如,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中國面臨"明斯基時刻"這樣的風險。一旦發生,很多債務人將無法償還債務,其財產價值將暴跌。"明斯基時刻"將在經濟繁榮的最後階段出現。這一時期,投資人對經濟穩定充滿信心,他們將動用貸款玩"風險遊戲"。那麼,貸款總量將高於借貸者的償還能力。周小川指出,中國目前已經出現這種局面。貸款數額極高,一旦出現不穩定因素,或將導致大規模出售財產,以償還債務。也就是說,其價值將急劇縮水,出現深度金融危機。周行長認為,如果不抓緊解決貸款泡沫問題,那麼它會在任何一刻破裂。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