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新加坡走出南海問題陰影

© REUTERS / Lintao Zhang/Pool中國和新加坡走出南海問題陰影
中國和新加坡走出南海問題陰影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9月19日-21日)期間確定了中國-東盟關係“路線圖”,使妨礙新加坡積極參與絲綢之路項目的南海問題退居次要位置。這是中新高層會談取得的一些成果。

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李顯龍在十九大前夕訪華,這也向新加坡釋放信號,表明新加坡在中國外交中的優先性。

對中國來說,還很重要的是李顯示龍在10月底至11月初的東盟峰會和東盟國家及盟國領導人馬尼拉會談之前訪華。屆時,新加坡將取代菲律賓成為東盟輪值主席國。同時,鑒於美國總統也將訪問馬尼拉,觀察家預計將出現中美立場的激烈碰撞。所以,中國已經巧妙地利用北京平台發起先發制人打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沈世順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新加坡總理中國行將有助拉近東盟與中國的關係。他說,

"新加坡此前一直跟著美國跑。現在美國退出了TPP,而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卻進行得卓有成效。此外,新加坡過去在“一帶一路”倡議上也不是很積極,如今看到“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後,逐漸認識到在經濟領域,中國經濟帶動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大趨勢。新加坡此前正式因為沒有順應這一潮流而吃虧。可以看到,中國和東盟其他國家的合作關係都有了進一步深化,就連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有重大分歧的越南,在兩黨達成共識後,兩國關係也保持了穩定。尤其是菲律賓,帶頭與中國開展合作,杜特爾特上台後,中菲關係大逆轉。反觀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國,企圖在中美之間玩弄“平衡術”,結果沒玩好,地區內的其他國家也沒有跟隨新加坡和美國走。在這樣的大形勢下,李顯龍又積極尋求與中國的合作機會,如果他再晚來,吃的虧就更大了,李顯龍的此次來訪是明智之舉。同時,他的此次訪華也向其他亞洲國家釋放了這樣的信號——和中國加強合作符合新加坡的利益,還是應順應地區發展潮流,積極和中國合作,而不是一味玩弄“平衡術”。中方對此的態度是,只要認識到與中國的合作是長遠、互惠、戰略性的且不帶任何私利的,來早來晚我們都是歡迎的。當然,李顯龍此訪對於中國和新加坡以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都會起到促進作用"。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於9月19日至21日訪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國外交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於9月19日至21日訪華
李克強會見李顯龍時強調,東盟國家是中國與鄰國外交關係的重點。中方希望新加坡作為中國和東盟的關係協調國、2018年東盟輪值主席國繼續在東盟-中國關係發展和東亞合作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助力中國與東盟的戰略夥伴關係再上新台階。

李顯龍代表新方感謝中方對東盟發展的支持,表示樂見東盟與中國關係不斷發展。他指出,東盟-中國關係全面而重要,新方願為推動東盟-中國戰略夥伴關係發揮建設性作用。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盟中心主任維克托·蘇姆斯基認為,新加坡總理的這些聲明並不是客人向接待方表示客套。他說,“這當然某種程度上是新加坡對明年東盟主席國計劃的預先聲明,如果談到這些事務,可以預想,這將反映在新加坡作為未來主席國處理事務的方式上。與此同時,我想指出,新加坡是一個對國際局勢變化反應靈敏的國家。如果他們做出這些聲明,採取相應措施,比如這次出訪,這明顯表明,在新加坡人看來,中國的地區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都將不斷上升,在制定全球解決方案時無法忽視中國。”

新加坡總理的聲明本身證實了俄羅斯專家的觀點。李顯龍支持加快新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商談;還支持與中國加強金融、投資、航空、信息技術領域合作;他還歡迎中國企業參與新馬鐵路項目。

© REUTERS / Lintao Zhang/Pool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北京中新談判備受矚目,是因為李顯龍未出席北京五月舉行的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一名匿名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指出,李顯龍當時未被邀請前來北京,是因為他在南海問題上持反華立場。與此同時,中國並不想看見新加坡退出絲綢之路夥伴國之列。所以,此次新加坡總理用親訪彌補了自身的錯誤。

歡迎中國企業參與新馬鐵路項目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新加坡總理:歡迎中國企業參與新馬鐵路項目
中國是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而新加坡是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地。顯然,中新雙方都不願意見到南海問題給務實合作造成陰影。新加坡總理此訪就表達了這一願望。看起來,新加坡已經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之後,成為又一東盟大國,因南海問題加劇中新關係緊張並無意義。更何況,新加坡並非這場領土爭端的直接參與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訪問越南也引人注目。雖然存在南海問題,中越兩國一直保持著頻繁的高層互動。此次訪問是領土爭端7月激化後的首次訪問。面對北京的壓力,越南已停止在爭議水域開採石油。此次訪問達成的雙邊聲明表示,要“正確處理和管控分歧”,為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