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加強中國外交政策中的歐洲方向

© REUTERS習近平主席加強中國外交政策中的歐洲方向
習近平主席加強中國外交政策中的歐洲方向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17-21日對塞爾維亞和波蘭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中國領導人本年度第二次出訪中東歐。 3月底,習主席曾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歐洲之行是中國領導人32年以來首次出訪貝爾格萊德,也是最近16年來首次出訪華沙。此前,中國領導人最後一次訪問布拉格的時間要定格到67年前。

通過此次出訪可以看出中國意圖明確,那就是加強其歐洲外交方向,提高"中國 — 中東歐合作機制"在歐洲合作夥伴心中的價值。去年11月在中東歐蘇州峰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承諾提供10億美元貸款和3億美元的雙邊合作專項投資基金。中國有意建立人民幣基金,以便降低歐元和美元匯率動蕩的風險及貨幣相互兌換時產生的商務費用。預計,習近平將在貝爾格萊德和華沙同塞爾維亞和波蘭的合作夥伴確定後者參與投資的形式。

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

俄羅斯科學院歐洲所經濟研究部門負責人阿納托利·巴讓諾夫認為,歐洲夥伴在這方面不會有甚麼特殊問題:

東歐和中歐不會給中國投資設置特殊障礙。除非金融領域遭遇競爭,因為該領域已經被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大型銀行所佔領 。至於建設新企業這個問題,我不認為中國會有甚麼困難。但說道如何對現有企業進行投資、兼並和收購,那麼,不同國家可能會對中國投資給出不同評估和不同的投資政策。一般來說,這些國家因目前自身所處狀況,準備接受任何投資。

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研究室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對16 +1模式的投資合作陳述了自己的看法:

體上來看,中東歐非常高興接受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內的中國資金。這不是禮物,也不是中國的贊助。究其實質而言,這是中國企業向境外的遷移。依我看,這個區域是目前相對薄弱的一個環節,它沒有擁有大量財政資源,因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國讓步。中國正在歐洲創建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拓寬初始平台 。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昕談到了歐洲在中國經濟外交中的作用:

張昕: 第一,歷史上中東歐國家與中國在外交層面就有很好的合作關係,這是一種歷史傳承。第二,中東歐的地理位置在中國日漸活躍的對外關係拓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中國目前"一帶一路"建設起點在中國,終點很大一部分是在西歐,中間地帶是中東歐國家。也就是說,中國在建設新時代絲綢之路的過程中,中東歐國家是很重要的樞紐。習主席此次訪問中東歐國家也體現了中國對這些國家在建設新時代絲綢之路方面給予了新的重視。第三,中東歐國家的經濟模式很有特色。比如一些中東歐國家人口、面積都不是很大,但是產業機構上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能夠為中國提供一些較大發達國家所不能提供的商業、經濟方面的經驗。

正在以中國16+1的投資模式實施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這是中國絲綢之路建設的首創。其中一個項目是通過鋪設鐵路和公路來創建物流走廊,打通從地中海比雷埃夫斯港口到多瑙河流域的通道。專家們認為,這將是習主席貝爾格萊德會談的一個重要主題。

今年1月,中國中遠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中標,成為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控股權的所有者。中國對比雷埃夫斯-多瑙河整個物流走廊具有了監控權,以此為背景,習主席的貝爾格萊德會談會更容易鞏固中國在這個項目中的領導地位。

預計,中國加強自身在波羅的海的存在將是習近平波蘭會談的議題之一。更何況波蘭的鄰國--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正準備允許中國資本和中國公司進入,以便實現其港口設施的現代化。波蘭的另一個鄰國--捷克,已於3月在布拉格同習近平主席討論了在捷克境內建設連接多瑙河、奧得河和易北河的運河網的可能性。捷克總統澤曼建議通過運河網連接黑海、波羅的海和北海。波蘭是否能成為歐洲中心嶄新物流走廊的一部分,它能給中國提供甚麼,習主席經濟團隊的此次華沙會談將會給大家揭曉這一謎底。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