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最近刊文稱,澳中關係還有可能保持下去,但永遠在不能回到從前那樣。該報指出,澳中關係的現狀給堪培拉帶來了很多經濟困難。澳大利亞駐華記者已逃離中國。裝載澳大利亞煤炭的輪船已經在中國海岸附近停留數月,等待進入中國港口的許可。從大麥到葡萄酒和牛肉等澳大利亞經濟賴以生存的出口的商品現已受到中方限制。政治上澳大利亞發展對華關係已經變得越來越難。當澳大利亞要求對COVID-19起源進行獨立調查時,這種關係惡化就開始了。但英國這家報紙認為,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中國正在實行進口替代政策,並在努力實現本國技術和能源的獨立。因此,由於客觀原因,雙邊貿易關係可能開始收縮。然而現在,在相互指責並對對方採取行動之後,兩國繼續發展關係並不容易。儘管如此,《衛報》文章的最後還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哪裡可以找到關係正常化的新起點?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中國已經完成了對本國數字貨幣DCEP的又一次測試。該報指出,目前正在蘇州進行此項實驗。就像在深圳一樣,給每人分發了200元「紅包」,可以用它們購買各種商品和服務。此次蘇州試點所涉及的居民及商戶數量分別是深圳試點的兩倍和三倍,並使用了多種使用數字貨幣的選項——在線購買和離線支付。這是DCEP的一項重要功能,可使其與現有需要聯網的移動支付系統區別開來。 《華爾街日報》援引幾家供應商的話稱,它們的零售店位於地下室,網絡信號較弱。他們發現使用數字人民幣更加方便。數字人民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沒有交易費用。相比之下,移動支付系統收取交易費用。因此使用數字元可以節省大量資金。 《華爾街日報》認為,對中國政府來說,開發商業移動支付系統的替代方案非常重要。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的所有交易都是透明的,可以更好地瞭解金融流量在經濟中的分布情況,並使貨幣政策更加精准。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最後寫道,儘管已經通過了幾項測試,但尚不知道DCEP何時發佈,中國政府希望進行全面測試並制定出相應的法律。
據ClearTechnica報道,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儘管中國的整體汽車銷量增長緩慢——11月同比增長12%,但插電式汽車的銷量卻是138%。而11月中國的插電式混動車同比增長164%。儘管如此,據ClearTechnica稱,電動汽車仍佔整個中國插電式汽車市場的80%。總體而言,根據12月份的結果,預計插電式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將達到6%。 這部分市場中最暢銷的汽車主要在中國製造,儘管特斯拉穩居第二,ClearTechnica最後寫道。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所有評論
顯示新評論 (0)
在回復(顯示評論隱藏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