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說,"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歷史階段。未來要達到世界銀行所設定的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也就是人均GDP1.3萬美元左右,難度比較大,而且這個標準未來幾年可能還要進一步提高。"
他認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點在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他稱,"中國有14億人口,目前只有4億人達到了中等收入的水平,還有9.64億人口,每個月的收入不到2000塊錢,其中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不到1000塊錢,所以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城鄉之間的鴻溝、產業部門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還有數字時代帶來的鴻溝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解決。"
徐洪才指出,"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一把鑰匙。未來我們追求高質量發展,通過發展,特別是努力實現共同富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促進公平,這樣把現在4億人口的中等收入群體加以擴大。相信,未來10年如果中等收入群體能擴大到6~8億,消費市場的潛力空間就會打開,就可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據悉,2006年,世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首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它是指一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美元—12700美元的階段)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式轉變,導致新的增長動力特別是內生動力不足,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同時,快速發展中積聚的問題集中爆發,造成貧富分化加劇、產業升級艱難、城市化進程受阻、社會矛盾凸顯等。
所有評論
顯示新評論 (0)
在回復(顯示評論隱藏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