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可能像中國那樣發展

© REUTERS / Himanshu SharmaA man displays 500 Indian rupee
A man displays 500 Indian rupe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印度經濟正經歷艱難時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印度第三季度GDP增長跌破5%至4.5%的心理關口。整個一年增速下降了3個百分點以上。而且政府採取的經濟振興措施收效甚微。

外國投資者逃離印度,但印度又不想獲得中國幫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外國投資者逃離印度,但印度又不想獲得中國幫助
就在不久前人們還預測印度將取代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印度像中國一樣,人口眾多。但與中國不同——中國富人越來越多,勞動力成本也不像以前那麼吸引人,而印度依然談不上是個富裕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去年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勉強超過2000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的這個數字是它的五倍。因此自然可以假設:印度可以成為一個新的世界工廠,因為那裡現在具有與中國相似的社會經濟條件,用自己的人民生活必需品充斥全球市場。

為了鼓勵投資者對印度經濟進行投資並在印度發展生產,印度政府進行了規模空前的減稅。公司所得稅稅率從30%降至22%——這是整個後殖民時期的最低稅率。此外,對從零開始或未開發的生產進行投資,所得稅稅率現在僅為15%。另外,正在創建特殊房地產基金以刺激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私有化進程正在加速前行。

印度無法複製中國的成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印度無法複製中國的成功
僅稅收刺激措施就使國庫損失至少200億美元;所有這些措施已經導致今年的預算赤字可能會超過政府設定的GDP的3.3%的目標。但是事實證明,這些措施效果不大。本國企業不願擴大規模,而外國投資者甚至更願去中國設廠,儘管冒著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風險。例如,蘋果公司已經開始在印度組裝廉價的iPhone SE和6S,但是生產規模受到國內市場需求的限制。由於當地的社會經濟特徵,在印度投資仍然是一項風險很大的行動。正如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教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的那樣,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成功迄今為止無人可以複製,儘管願望十足。龍興春教授說:

“印度本身是希望能夠走中國的道路,因為中國的模式非常成功,發展製造業擴大出口,從而創造就業機會。但是印度的問題在於基礎設施格外落後,並且短期內也無法得到改善,再加上土地制度、勞工制度等問題,都制約了其製造業的發展。外國公司在印度投資建廠的風險極高,勞工不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經常罷工難以解雇,可以說這是連印度企業都很頭痛的事情。此外,印度受土地制度的限制導致徵地速度很慢。那麼中國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因為中國土地公有制、歸國家所有,不僅徵地速度快,勞工的效率也非常高。並且中國對對外開放政策非常有信心,積極通過擴大開放來參與全球價值鏈,反觀印度則認為自己毫無競爭力,觀念上對開放政策也是持保守的態度。因此我認為印度並非不想學習中國的模式,而是學不了。”

事實證明,如果需要調動資源以實現經濟發展的突破,印度的“民主”發展模式不會成功。根據印度法律,為了獲得用於建設高速公路或任何其他基礎設施項目的土地,必須徵得涉及土地的所有人的2/3同意。這是一個很高的門檻。由於當局無法同土地所有者達成一致,到去年年底全國有435個基礎設施項目被凍結。例如,早在1999年,時任印度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就啓動了一個建設連接印度最大城市新德里、孟買、金奈和加爾各答的高速公路項目。該項目原定於2006年完成。但實際上僅在2012年才開始投入運營:有關從人們手中購買土地的眾多訴訟導致項目拖延了六年的時間。龍興春就此指出,中國正是從基礎設施的發展開始的,沒有基礎設施的發展,其他經濟部門就不可能發展。龍興春教授說:

“我認為最需要借鑒的經驗就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因為製造業、服務業、甚至是過去中國的鄉鎮企業,他們的發展都依賴於良好的基礎設施。然而印度的基礎設施實在是糟糕,所以印度當前還是需要爭取推動印度徵地法律和勞工制度的改革,以便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掃平障礙。因為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創造就業機會,還能增加GDP,有利於吸引外資、發展製造業。”

報告:印度50%以上的國家財富掌握在1%的富人手中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報告:印度50%以上的國家財富掌握在1%的富人手中
另一個重要問題來自印度的勞動法。 1947年的《工業糾紛法》規定,所有雇用100名以上員工的公司在業務重組、人員裁剪、甚至連解僱員工都要獲得國家許可。在當局看來,借此可以維持就業率以及社會穩定,因為印度70%的人口仍生活在農村。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列克謝·庫普利亞諾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總體而言,印度政府承擔著許多不想放棄的社會義務。阿列克謝·庫普利亞諾夫說:“在印度經濟中,有許多具有社會意義的行業雇用了大量的員工,這些部門支撐著印度工業基礎,儘管它們虧損。印度不能犧牲這些產業。印度經濟學家認為,現在經濟已經達到最低點,需要進一步收緊經濟手段,以便讓經濟恢復增長。他們認為,需要循序漸進地解決一切問題,不必採取任何激進措施,例如,不要匆忙加入某一貿易組織。正如印度政府希望的那樣,對銀行的財政援助,降低公司所得稅和其他國內措施將有助於平衡一切。”

阿列克謝·庫普里亞諾夫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專家:印度拒絕參加RCEP是因美國的立場所致
然而,公司運作效率低下會導致經濟放緩,最終影響就業率。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的數據,10月份失業率達到8.5%——僅在2016年廢鈔之前有過一次更嚴重的惡化。由於多米諾效應,其餘部門也將遭受損失。9月份工業生產下降4.3%,為6年來最大降幅。今年汽車銷量也下降了三分之一。 IL&FS破產後,很難避免銀行危機。IL&FS是一家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的公司,但實際上它是“影子銀行”業務的最大參與者。其影響之大,以至於印度13家國有銀行中的8家,1-3月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大大超過淨利息收入。

 與中國不同,印度不尋求依靠外國市場和參與貿易領域來解決自身增長的問題。印度政府認為參與國際貿易倡議會給本國生產者利益帶來潛在威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對待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立場。在不久前結束的曼谷東盟峰會期間,印度拒絕簽署該協議。印度政府擔憂,根據該協定徹底消除貿易壁壘將增強中國製造商的地位。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