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氣變特使訪美:正視中國新能源發展才是緩和契機

© AP Photo / Andy Wong專家談中國氣變特使訪美:正視中國新能源發展才是緩和契機
專家談中國氣變特使訪美:正視中國新能源發展才是緩和契機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05.2024
關注
獨家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率團赴美,探討氣候合作。中國時政評論家周成洋認為,不排除美國在此期間試圖通過氣候問題與中方達成某種合作,但當前大環境很難改變,美方誠意還有待驗證。正視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才是兩國關係緩和的重大契機。
據中國生態環境部7日消息,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將於7日至16日率團赴美,與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進行會談。據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務院6日發佈的消息,美方將於8日到9日在華盛頓接待劉振民,雙方將舉行兩國新任氣候特使上任以來首次正式會議。
據中國生態環境部介紹,雙方將圍繞《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等雙方共識、推進中美氣候合作取得務實成果等深入交換意見。另外,劉振民特使此行還將與聯合國有關方面,以及美方有關地方政府和智庫等就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進行交流。
對此,周成洋表示,劉振民訪美期間,雙方將舉行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雙邊工作組會議,以加速在這個十年間的具體氣候行動。會議將重點討論《陽光之鄉聲明》中確定的領域,包括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低碳和可持續的省/州和城市,以及毀林等。
1月12日,中國生態環境部發佈消息稱,解振華由於身體原因卸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由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劉振民接任。1月31日,美國白宮宣佈,白宮顧問波德斯塔將取代克里成為美國首席氣候外交官,他將繼續留在白宮,並將擔任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周成洋指出,此次議程是中美新任氣候特使上任以來的首次會談,彼此應該會有一些收穫,但是不應視為中美關係緩和的契機。
5月7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羅斯新一任總統,已確認本屆總統任期內首訪國家為中國。周成洋認為,在這個巧合的時間段,不排除美國在此期間試圖通過氣候問題與中方達成某種合作,但是不管甚麼合作都很難改變當前的大環境。5月7日,美軍“羅斯福”號航母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東北海域;5月8日,美軍“哈爾西”號導彈驅逐艦過航中國台灣海峽,並於5月10日非法闖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顯然當前的中美關係十分敏感。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焦慮過剩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2.04.2024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焦慮過剩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伴隨愈趨頻繁複雜的極端氣候事件,氣候問題已然是人類需要保護自身共同應對的安全問題。周成洋表示,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如果能達成具有共識性合作性實操性的工作意見,對於全球人類社會的發展無疑是具有積極作用的。但同時也指出,美國在氣候合作會談上的誠意有幾分,則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專家稱,近些年,因為美國單方面的原因導致中美之間在貿易、安全議題上的摩擦不斷,兩國之間的科技教育人文交流陷入停滯倒退狀態,雙邊關係不斷惡化面臨巨大挑戰。因此,中美兩國恢復氣候合作會談難能可貴,是當前可形成共識的重要領域,只是單靠中國去推動和改變全球氣候問題的現狀顯然不實際,美國應當真正地給出態度拿出措施讓人信服。有一個問題需要指出,從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在舊金山舉行會晤後不久,雙方宣佈同意恢復雙邊氣候合作工作組,並承諾將大幅度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但是在那之後的兩國工作組的合作進展卻相對緩緩,美方對此具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美國總統選舉將於11月舉行,3月12日,民主黨籍現任總統拜登和共和黨籍前總統特朗普分別鎖定各自黨派2024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提名,將進行最終角逐。在周成洋看來,氣候議題是一張政治選舉牌,對今年的美國大選會產生一些作用。
周成洋解釋稱,2017年,時任總統特朗普宣佈將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在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前,曾將氣候問題作為競選承諾之一,並在上任後推動美國重回《巴黎協定》。如今美國大選日趨臨近,拜登與特朗普又將進行對決,現在這個時間氣候問題作為政治議題進入公眾視線,如果媒體政客再配合積極炒作,顯然也會為拜登政府贏得不少正面支持。對此,中方應當保持清醒,慎重對待。
此外,周成洋還認為,中美之間在氣候問題的合作會談,繞不開近期美國政客炒作的“中國產能過剩”風波。

周成洋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都曾公開指責中國新能源產業,炒作中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領域產能過剩,美國顯然也在試圖通過政治手段限制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當地時間5月8日就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採取“極端措施”,禁止進口中國製造的聯網汽車,或對這類汽車施加限制。顯然,如果美國繼續堅持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限制,肯定是不利於中美兩國共同應對氣候問題的合作,也可能延遲全球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發展。如果說美國此次能改變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評價和立場,並且在實質上願意承認並接受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那麼中美關係緩和才是出現了真正的重大契機。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數據,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中,中國的貢獻超過一半。同時,中國風電、光伏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巨大貢獻。對產能問題,應秉持市場經濟原則看待,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當中加以分析。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優勢是靠真本事獲得的,是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補貼形成的。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世界市場”是偽命題。
COP28: 中國處於氣候議程最前沿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8.12.2023
COP28: 中國處於氣候議程最前沿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