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過渡,中歐可相互借鑒

© AFP 2023 / Giuseppe Cacace能源過渡,中歐可相互借鑒
能源過渡,中歐可相互借鑒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1.12.2023
關注
聯合國不久前舉行的第28屆氣候變化締約方大會,就實現碳中和制定的了新的任務。中國與歐洲在能源安全和去碳化方面有著不同的行動路徑,但面臨共同的緊迫挑戰。那麼,雙方如何在氣候議程方面進行合作呢?
網刊《外交家》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與歐洲解決經濟去碳化問題的立場是否吻合。第28屆締約方大會(COP28)結束後,全球都在承諾將可再生能源數量增加3倍,這是通往可持續未來之路上的重要任務。中國與歐洲同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巨頭,在能源和氣候政策方面都在走自己的路,但遇到的是相似的挑戰並有著共同的抱負。儘管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但到2030年能否將其容量增加兩倍?根據2020年產能增加兩倍的目標,中國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需將達到約2700吉瓦,或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約2000吉瓦。今年風能和太陽能增加200-300吉瓦,意味著這一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截止到2022年末的發電量為750吉瓦,歐洲似乎很難將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3倍,因為這個節點時的資金是有問題的。
過渡期的共性問題是有必要逐漸擺脫煤炭。中國可再生能源數量飛速增長,但政府仍在批准新的採煤項目。歐洲與中國不同的是,正積極制定政策,積累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經驗,處於正快速放棄煤炭能源階段。與此同時,歐洲和中國的情況差異並不總是像看起來那麼引人注目。毫無疑問,沒有中國,歐洲很難應對氣候變化。增加自身創新和清潔能源生產,歐洲同樣應與中國進行合作。甚至中國,作為可再生能源產能的領頭羊,也在尋求歐洲在此方面的經驗。最終,中國快速增長的清潔能源與歐洲市場和政策經驗相結合,是全球能源過渡成功的秘訣。
COP28: 中國處於氣候議程最前沿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8.12.2023
COP28: 中國處於氣候議程最前沿
美國《財富》雜誌撰文稱,美國總統拜登或禁止日本企業向中國出售高科技芯片生產設備,但日企並沒錯過通過提供不受限制產品的賺錢機會。東京電子公司是亞洲半導體生產巨頭之一,他們認為,美國和日本限制銷售先進芯片的效果小於預期。一切都源於中國對不太先進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據東京電子通報,上季度43% 的銷售額來自中國,高於一年前的24%。
伴隨美國對較先進半導體生產不斷施壓,中國正向所謂已老化芯片領域投資。同時,中國正利用舊設備來生產更為先進的半導體。華為公司8月份推出一款配備中國製造的尖端處理器、新款5G手機的Mate 60 Pro,這讓華盛頓感到震驚。專家們認為,華為和其供應商SMIC公司,或正使用上一代設備來生產先進芯片。
儘管如此,拜登政府10月中旬允許TSMC、Samsung和SK Hynix公司繼續無限期向中國芯片廠供應舊設備。正如專家向《財富》雜誌所介紹的,華盛頓同意外國公司在中國存在一段時間。原因是如果外企離開,那麼中國公司將掌握主動權,對美國來說,這可能導致更少的“看得見的監督”。
美國想同中國互通導彈發射信息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2.12.2023
美國想同中國互通導彈發射信息
據彭博社報道,巴西已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玉米的主要供應國。僅在一年前,世界玉米最大進口國同意從巴西進貨。據海關數據,從1月到11月,巴西的供應量為879萬噸,或是其總量2218萬噸中的40%。美國的供應量為650萬噸,差不多是30%,同比減少了一半多。中國此前依賴於美國和烏克蘭,現隨著購買量增加正尋找新的供應國,恰好與巴西高產相吻合。此外,巴西和中國有著良好的關係,因此,中國貿易商今年早些時候與巴西簽署了很多穀物購買合同。現在,巴西玉米正抵達中國。12月,其供貨量起碼是150萬噸。彭博社認為,明年購買或仍處於高位。
成為一名俄羅斯宇航員需要甚麼?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12.2023
俄羅斯宇航員選拔標準
據世界航天網站Space.com報道,中國“神龍”可重復使用航天器已將六顆“神秘衛星”送入軌道。第三次無人測試僅過四天,飛船又在地球軌道部署了6顆衛星。幾天來,世界各地的航天器愛好者一直在密切跟蹤這些物體,並記錄其輻射。2023年9月和2022年8月,“神龍”有過兩次使命。觀察家們看到,它們在向軌道發射小型不明物體。預計,此類物體是服務艙或監控飛船的小型衛星。美國也在使用多次往返的、波音公司製造的機器人化X-37B飛船。“神龍”與它有相似之處,很少有人知道這兩款飛船的精確業務或能力。美國太空軍在多次推遲後,計劃於 12 月 28 日使用 SpaceX 獵鷹重型火箭做下一次發射。Space.com航天網認為,中美髮射多次往返飛船的時間吻合併非偶然。
俄羅斯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