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公投案全遭否決 被政治操縱的投票只有民眾是輸家

© AFP 2023 / SAM YEH台灣
台灣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0.12.2021
關注
台灣四大公投案18日晚開票結果出爐,重啓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珍愛藻礁)等四項公投案全遭否決。專家指出,民進黨利用手中握有的行政資源將公投導向“藍綠對決”,並與“恐中論”捆綁,成功操縱了此次公投。這種操作只會導致多數人的暴政和民主的毀滅。
台灣公投或激化兩黨矛盾,並影響與美關係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7.12.2021
台灣公投或激化兩黨矛盾,並影響與美關係
此次公投結果或許會對中間選民起到警示作用,調動其參與投票的積極性,或將使國民黨在明年的地方選舉中佔據一定優勢。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反萊豬、重啓核四、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四大公投案18日開票,這是台灣史上首次公投未綁大選,投票率約41%,高於2008年公投分別綁立委、總統選舉的26%與35%,但低於2018年公投綁大選時的54%。四項公投案都因同意票未多於不同意票,投票結果為不通過。
關於四大公投的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宗昊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進行評價。
他說:“意料之外是指連‘反萊豬’案也沒有通過,不過出現這個結果也可以說是‘符合情理’的。因為蔡英文當局對這一次公投的重視程度,把它視為某種政權保衛的前哨戰,他們會認為這次公投的成敗會影響到明年的地方選舉,而明年地方選舉的結果又很可能會跟2024年的大選直接相關,所以民進黨是使出渾身解數來應對這次公投。”
而據“ettoday新聞雲”報道,在公投前,根據皮爾森數據公司透過網路分層隨機抽樣蒐集10836份樣本所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四大公投同意方與不同意的差距都已縮小在5%內,正反意見雙方在最後關頭顯然陷入了膠著戰。其中,核四重啓、三接遷離這兩個提案,不同意均領先同意;公投綁大選與反萊豬進口這兩個提案則是同意方比例維持微幅領先。
關於民調與最終結果之間的偏差,黃宗昊認為,民調傳遞的民意很準確,只不過因為投票要回戶籍地,投票成本太高,造成投票率太低,這給了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操弄的空間。他說:
“首先,這涉及到為甚麼公投和大選要合在一起辦。因為對於民眾而言,回鄉一次可以投兩種票,因此參與公投的意願就會高。而現在單獨辦,很多人會覺得為了一次公投要花時間和路費,可能就不太願意參與投票。”
“其次,這次公投到最後似乎變成了‘藍綠對決’,有點跑調,而不太是公民對政策的意見表達。而在‘藍綠對決’的態勢之下,大量的所謂中間選民容易選擇冷眼旁觀,所以這一次的投票率低。而在投票率低的情況下,掌握政權跟行政資源的民進黨就會佔極大的優勢,特別是在花錢去鞏固和組織投票這方面,這是國民黨很難做到的。”
“再者,民進黨非常擅長‘打選戰’。而這次,他們就是在把公投當作選戰在打,民進黨典型的王牌招數就是‘恐中論’。他們把公投的議題,特別是‘反萊豬’的議題跟‘恐中’綁在一起,告訴民眾:如果不進口美國‘萊豬’,美方會不高興,而萬一中國大陸威脅台灣,美國就不肯幫忙。因此,很多台灣人可能會認為,吃一點‘萊豬’不見得有多嚴重,可是中國大陸的威脅是‘貨真價實的’。此外,他們還會運用大量的網軍,操弄類似的‘恐中’言論。”
“難”字當選202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專家:台美勾連是兩岸“難”的根本原因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10.12.2021
“難”字當選202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專家:台美勾連是兩岸“難”的根本原因
黃宗昊強調,民進黨動用大量的行政資源操弄公投違背了直接民主的原則。在公投中,不同政黨、陣營的政策主張是不一樣的,行政資源應該嚴守中立,不去捍衛特定的主張,才能體現公投的價值。而民進黨動用了大量的政府資源捍衛自己的政策,沒有政權的一方肯定要落於下風。
四大公投全遭否決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表示,公投過程傳達傳達出4個明確訊息,一是台灣人民希望走向世界,願意積極參與國際;二是台灣人民支持能源轉型、期待穩定供電,並且維持經濟成長的動能;三是台灣人民重視生態環保,希望經濟、環保能夠達成雙贏;四是台灣人民期待公共政策能夠資訊透明,能被理性討論。
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表示,他身為黨主席要向全體國民黨表達歉意。朱立倫說,這次結果相當遺憾,“公投已死,今後大概很難再有任何公投案在鳥籠公投制度下通過,對於獨裁政府是個勝利,但對追求深化民主的公民團體朋友、民眾,這是非常大的傷害。”
對此,黃宗昊認為,蔡英文在記者會上的論述是自相矛盾的,是在“自說自話”,體現出民進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本質。這樣的操作可能會啓動民主的自我毀滅邏輯,對民主的傷害非常大。
他說:“民主除了選舉投票之外,另一方面的內容很重要,這就是包容跟寬容。但民進黨目前的操作只強調服從多數,不強調尊重少數,甚至可以說,已逐步走上多數暴政的道路,更何況連哪方是多數都還難以確定。用‘數人頭’代替‘打破頭’,讓政治能夠穩定運行,這原本是民主政治最自豪的一點。但民進黨的這種搞法很容易讓特定群體產生政治疏離,進而採取體制外的方式表達訴求,最後的下場就會導致民主的崩潰。”

台灣擔心洪都拉斯外交生變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12.2021
台灣擔心洪都拉斯外交生變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 YAHOO網站以“四大公投皆不通過,你滿意嗎?”為題進行網路投票,投票時間為12月18日至21日,截至19日晚間7點,已有3萬多名網友參與投票,結果顯示,完全不滿意的高達63.4%,非常滿意的網友僅有19.4%。同時,也有5成網友認為公投結果會影響到2022年的地方選舉。
黃宗昊認為,這個結果的出現對於國民黨迎接明年的台灣地方選舉或許是一件“禍福相依”的事情。
他說:“借此次公投的結果,民眾越來越能夠看清楚綠營的嘴臉。這次公投只是‘演習’,真正的選舉‘大戰’還沒開始,但是可以先利用這個‘演習’看清楚對方可能使用的手段,反而可能會增強藍營的凝聚力。這次公投的結果也說明瞭,因為中間選民的冷漠,造成了不如人意的結果,並讓蔡英文當局可以自吹自擂。但事實上民調數字擺在那裡,或許這個結果會讓中間選民在明年的地方選舉看清並唾棄綠營,讓藍營無意之中反而‘撿到槍’。”
台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表示,此次“公投”不只投票率低,四項“公投案”的投票結果也跟歷來民調數據完全不同,民進黨當局用民眾的納稅錢大手筆宣傳、洗腦的策略似乎奏效。 “台灣在民進黨治理下,已經沒有是非可言了”。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