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變本加厲對華施壓顯示出美國極端反華力量的焦慮

© REUTERS / JASON LEE特朗普政府變本加厲對華施壓顯示出美國極端反華力量的焦慮
特朗普政府變本加厲對華施壓顯示出美國極端反華力量的焦慮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沈雅梅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從特朗普政府這一段時間以來變本加厲對華施壓的動作中可以看出美國極端反華力量的焦慮。

Госсекретарь США Майк Помпео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美國擴大對中國官員的簽證限制
他們不知道未來在美國國內政治格局中將何去何從,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把特朗普執政時期的對華政策變成某種“政治遺產”強加給繼任者。

據路透社報道, 美國週一對更多中國官員實施了簽證限制,指控他們侵犯“人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任期最後一個月對中國採取進一步行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些限制影響到那些據信對壓制宗教人士、少數民族團體、持不同政見者等負有責任或難脫干系的官員。

變本加厲地施壓體現出美國反華力量的焦慮

中美關係在特朗普執政四年間變得越來越敵對。而特朗普在輸掉大選、無法成功連任之後,並沒有將注意力轉移到美國國內疫情控制、社會分裂等更為緊迫的問題,反而加大了對中國的施壓。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王毅:美國不斷拉長制裁中國企業單子的舉動是不可接受的

12月7日美方宣佈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14名副委員長實施所謂“制裁”,藉口是他們在“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中起到作用”。12月18日,美國新增了數十家中國公司進入其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中國無人機製造商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沈雅梅副研究員分析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在任期內把對華政策的方向進行了一個重大的調整。現在他的任期即將結束,但實際上他的很多對華政策還並沒有實現。所以我們從他們這一段時間以來變本加厲對華施壓的動作當中看到了特朗普政府極端反華力量的焦慮。”

反華鷹派希望調動極端反華的聲音,確保自身的地位

沈雅梅副研究員表示,特朗普政府加大對華施壓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反華鷹派鞏固其在美國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二是企圖將現有的對華強硬政策強加給拜登政府。

她說:“第一,反華鷹派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做大、崛起,進入到決策層,隨著本屆政府走向結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當選總統可能要進行一些更新換代,而反華鷹派在國內政治格局當中將何去何從?這是他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因此,他們只有抓住一個議題來調動跟自己立場相似的力量,進而形成團結,這樣才能夠抗擊對華溫和勢力,從而在國內政治格局當中佔有一席之地。”
“第二,美國政府每次換屆的時候會出現繼承者推翻前任政策的傾向,所以通過這種方法框定繼任者對華政策的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自身的對華政策變成一種‘遺產’,作為特朗普執政四年的一個‘成果’,強加給繼任者。更長遠地說,有可能為他今後繼續拾起對華強硬或者對華競爭路線進行一定的鋪墊。”

而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由過去的求同存異轉為博弈、對抗,並不完全是由特朗普這一屆政府所導致的,也與中美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差距縮小,分歧摩擦增多有很大關係。因此,沈雅梅副研究員強調,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施壓政策會不會成為成為繼任者拜登的“包袱”,仍然要看接下來中美互動以及拜登執政的情況。

一系列對華施壓政策給中美關係和世界帶來了甚麼?

特朗普政府對中美關係的破壞從2018年發動對華“貿易戰”、“科技戰”就已經開始。到2020年,更是不斷升溫對華“人文交流戰”、“輿論戰”、“外交戰”等等。沈雅梅副研究員強調,中美之間的政治博弈究其根本美國單方面對中國進行的一種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進攻,進而影響了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各個方面。

她說:“首先,中國經歷了冷戰,從冷戰中走出來,深知意識形態對抗對於國家、對於世界和平的無謂消耗,中國不尋求意識形態的輸出,也不願意去做意識形態對立的事情,但是現在美國這些極端反華政客要復活冷戰、復活遏制戰略,從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方面對中國進行打壓,這導致了中美政治博弈加劇。”
“其次還有經濟博弈。美國對中國崛起的硬實力基礎進行削弱,讓作為中美關係‘壓艙石’的經貿關係遭受劇烈顛簸,動搖了中美關係穩定的基石。”
“再者,因為全球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國去推動、組織和保障的,我們從今年疫情以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比較薄弱也能夠看出來,中美合作缺位是影響國際合作的。”

本月初,美國發佈限制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的規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這是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升級對中國政治打壓的行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做法完全不符合美自身利益,只能讓美國自詡的開放、自由形象和制度優勢在世人面前進一步削弱。

新聞時間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