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有助於預測地震

© REUTERS / Jason Lee物聯網有助於預測地震
物聯網有助於預測地震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關注
中國研發出地震早期預警系統。成都研究者們引進了一種可固定在地表的傳感器系統。傳感器分析信息,把信息傳遞給統一指揮中心下屬的地區服務中心。借助數學模型的幫助,這些大數據得到處理,從而計算出地震發生的可能性以及震幅。

10年前,四川省發生了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地震,導致8萬多人在地震中死亡。這種自然災害無法預防。但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全世界的學者們都在研究如何可以預測地震。

每秒鐘簡直都被計算在內。按照中國研究者的數據,如果在首次地震發生前3秒內通報居民的話, 地震傷亡人數會減少14%;如果在首次地震發生前10秒內通報居民的話, 地震傷亡人數會減少39%;如果在首次地震發生前20秒內通報居民的話, 地震傷亡人數會減少63%;對居住在化工或高鐵幹線地區的人們來說,提前通報尤為重要,因為及時採取措施有助於不僅減少傷亡人數,還可以降低由地震引起的二次技術災害的可能性。

汶川地震十週年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汶川地震十週年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專家們研發了"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這一系統將在物聯網技術的基礎上運行。將在地表上安裝大量地震活躍度監測傳感器。傳感器把信息自動實時傳遞給統一指揮中心下屬的地區服務中心。統一指揮中心將借助數學模型建立對可能地震的預測。

澎湃新聞團隊出品的英文產品"第六聲"(Sixth Tone)網站援引研發者們的話報道,這一系統的特殊性首先在於,它可以獨立運行。其次,可以預測未來幾天內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和震幅。的確,預測準確性和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差不多,大約在70-80%之間。

但傳感器安裝在地表上,設置系統時無需挖掘隧道。它們的敏感度非常高,能夠捕捉到20多公里深處的地震活躍度變化

"第六聲"網站寫到,現在學者們對地震的瞭解相當多,對地震的研究差不多比任何其它自然災害都多。但一些專家認為,提前預測地震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都在發展電磁異常監測衛星技術,但它在地震預測方面目前還沒有證明自己的實力。

成都學者們研發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可能更高效。首批傳感器已經安裝在汶川縣,這裡曾是四川10年前破壞性地震的震中。按計劃,到2020年前"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將擁有超過2000個傳感器,幾乎涵蓋所有具有地震危險的地區。整體而言,中國全國將啓動1.5萬個地震早期預警站。

新聞時間線
0